第三单元9屈原列传
A级基础过关练
1.下列各项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离骚”者,犹离忧也
B.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C.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D.亡走赵,赵不内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争宠而心害其能害:害怕
B.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 夺:强取
C.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 分:职分
D.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辞:文辞,这里指文学
3.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入则与王图议国事
B.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C.王怒而疏屈平
D.以一仪而当汉中地
4.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是时屈平既疏
B.是以见放
C.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
D.为天下笑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B.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
C.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
D.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
6.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帝喾,据说是黄帝的曾孙,中华上古时期部族首领,五帝之一。
B.商汤,即成汤,是契的第十四代孙,主癸之子,商朝开国君主。
C.《雅》分为《小雅》和《大雅》,是周王朝京都地区宫廷宴飨或朝会时的乐歌,共105篇。
D.古人的“名”和“字”,意义相同,如白居易,“乐天”而能“居易”。
7.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在《屈原列传》中,作者司马迁对“离骚”一词作出自己的解释的句子是“,”。?
(2)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离骚》的创作背景除了楚怀王听信谗言、不能明辨是非以外,还有“,”,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时朝廷小人当道、正直之人遭到排挤的黑暗现实。?
(3)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屈原作《离骚》的另外一个原因可能是“怨生”,也就是心中有怨气,而导致屈原有怨气的直接原因是屈原“,”。?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2)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B级能力素养提升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
《楚辞章句》序
王逸
屈原履忠被谮,忧悲愁思,独依诗人之义而作《离骚》,上以讽谏,下以自慰。遭时暗乱,不见省纳,不胜愤懑,遂复作《九歌》以下凡二十五篇。楚人高其行义,玮其文采,以相教传。
至于孝武帝,恢廓道训,使淮南王安作《离骚经章句》,则大义粲然。逮至刘向典校经书,分为十六卷。孝章即位,深弘道艺,而班固、贾逵复以所见改易前疑,各作《离骚经章句》。其余十五卷,阙而不说。又以壮为状,义多乖异,事不要括。今臣复以所识所知,稽之旧章,合之经传,作十六卷章句。虽未能究其微妙,然大指之趣略可见矣。
且人臣之义,以忠正为高,以伏节为贤。故有危言以存国,杀身以成仁。是以伍子胥不恨于浮江,比干不悔于剖心,然后忠立而行成,荣显而名著。若夫怀道以迷国,详愚而不言,颠则不能扶,危则不能安,婉娩以顺上,逡巡以避患,虽保黄耇,终寿百年,盖志士之所耻,愚夫之所贱也。今若屈原,膺忠贞之质,体清洁之性,直若砥矢,言若丹青,进不隐其谋,退不顾其命,此诚绝世之行,俊彦之英也。而班固谓之露才扬己,竞于群小之中,怨恨怀王,讥刺椒、兰,苟欲求进,强非其人,不见容纳,忿恚自沉,是亏其高明,而损其清洁者也。昔伯夷、叔齐让国守分,不食周粟,遂饿而死,岂可复谓有求于世而怨望哉?且诗人怨主刺上曰:“呜呼小子,未知臧否。匪面命之,言提其耳。”风谏之语,于斯为切。然仲尼论之,以为大雅。引此比彼,屈原之词优游婉顺宁以其君不智之故欲提携其耳乎?而论者以为露才扬己,怨刺其上,强非其人,殆失厥中矣。
夫《离骚》之文,依托五经以立义焉。故智弥盛者其言博,才益多者其识远。屈原之词,诚博远矣。自终没以来,名儒博达之士,著造词赋,莫不拟则其仪表,祖式其模范,取其要妙,窃其华藻。所谓金相玉质,百世无匹,名垂罔极,永不刊灭者矣。
(有删改)
9.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相应位置的答案写在后面的横线上。
屈原之词A优游B婉顺C宁以D其君E不智之F故G欲提携H其耳乎?
10.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九歌》是屈原根据远古民间祭神乐歌重新创作的一组祭歌,共包括十一篇。
B.“故有危言以存国”与“抑王兴甲兵,危士臣”(《齐桓晋文之事》)中的“危”含义相同。
C.“膺忠贞之质”与“以手抚膺坐长叹”(《蜀道难》)中的“膺”含义不同。
D.“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是儒家的主要经典著作。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