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2内环境的稳态人教版(2019)
你会读取化验单上的数据吗?某人的血液生化六项检查的化验单1.为什么血浆的生化指标能够反映出人体的机体的健康状况?血浆生化指标是指血浆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具体含量,包括多种代谢产物的含量。当某一项生理功能产生了障碍之时,检测值超出了正常的范围,所以该指标可以反映健康状况。
你会读取化验单上的数据吗?某人的血液生化六项检查的化验单2.为什么每种成分的参考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1)内环境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内环境的稳定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稳定。(2)不同个体存在一定差异。
你会读取化验单上的数据吗?某人的血液生化六项检查的化验单3.从化验单上可以看出什么成分超出正常范围?这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什么不利影响?
1内环境的动态变化2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3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目录
知识点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1.探究: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食物代谢后会产生酸性和碱性物质,细胞代谢也会产生酸性物质,这些物质进入内环境,会使机体的pH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课题:探究酸性和碱性物质进入体内,生物体的pH变化实验对象自变量因变量——生物组织材料——酸性、碱性物质——生物体pH的变化——动物血浆、肝匀浆、蛋清等——HCl/NaOH(均为0.1mol/L)——检测pH(pH计/pH试纸)空白对照已知具有减缓pH变化的能力的溶液,阳性对照1.1实验设计1.探究: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
1.2材料用具1.探究: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
1.3实验步骤①量取肝匀浆(上清液)25mL于烧杯中②用pH计测定初始pH并记录1.探究: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
③④滴加5滴0.1mol/L的HCl,边滴加边轻轻摇动烧杯;测定pH并记录;重复③、④,直至滴加30滴HCl。1.探究: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1.3实验步骤
⑤清洗烧杯和pH计探头;滴加NaOH,重复③、④步骤;直至滴加30滴NaOH;肝匀浆测定后,清洗烧杯和pH计探头;用同样的方法测定自来水和缓冲液。1.探究: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1.3实验步骤
实验操作演示视频1.探究: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
实验结果记录实验数据处理三次测量,取平均值1.4实验数据处理如何更直观地体现pH的变化?1.探究: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
以酸或碱的滴数为横坐标,以pH为纵坐标,绘制3种样液pH变化曲线实验结果记录实验数据处理1.探究: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1.4实验数据处理
实验结论加入酸性或碱性物质后,内环境的pH在较小的范围内波动,说明内环境对外界pH的变化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1.5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1.探究: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
1.探究: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1.肝匀浆更像自来水还是更像缓冲液?2.缓冲液的PH变化为什么与自来水的不同?3.方法步骤9中所用到的生物材料与肝匀浆的实验结果类似吗1.6实验讨论缓冲液类似
体质偏酸会生病,纠正酸性、酸碱平衡就能治愈疾病,恢复健康。健康人体的血液是呈弱碱性的,pH值大概是7.35~7.45之间,人体的酸性化是“百病之源”。有人提出“酸碱体质理论”,部分观点如下,你认同吗?摄入碱性食物能够改变内环境的pH吗?1.探究: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
1.探究: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
NaH2PO4/Na2HPO4溶液中酸性物质增加时溶液中碱性物质增加时HPO42-+H+H2PO4-H2PO4-+OH-HPO42-+H2O磷酸缓冲液的缓冲原理稳态是如何实现的呢?1.探究: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
1.探究: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内环境的缓冲原理乳酸钠+NaHCO3+H2CO3H2O+CO2蔬菜水果中的OH ̄进入血液OH ̄+H2CO3HCO3 ̄+H2O机体剧烈运动乳酸由泌尿系统肾脏排出由呼吸系统排出CO2来源去路内环境pH稳态的调节
知识点二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血浆pH:7.35~7.45体温:接近37℃渗透压:770kPa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作稳态(homeostasis)。2.对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维持稳态的基础
任务1:分析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功能关系内环境中营养物质、代谢废物、O2、CO2的含量是如何维持相对稳定的?如果某种器官的功能出现障碍,对内环境稳态会造成什么影响?2.对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2.对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尿毒症肾功能衰竭时,形成尿液不足,代谢废物不能排出体外,毒性物质积累。治疗方法:1.血液透析【患者血液引入透析机】2.腹膜透析【灌入腹透析液,置换透析液】3.肾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