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北宋·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2024年小升初数学典型例题系列
专题11:比和比例·正反比例与比例尺篇【九大考点】
【第一篇】专题解读篇
本专题是专题11:比和比例·正反比例与比例尺篇。本部分内容包括正反比例的意义和认识、比例尺及实际应用等,内容概念性较强,偏于理解,建议作为小升初复习基础内容进行讲解,一共划分为九个考点,欢迎使用。
【第二篇】目录导航篇
TOC\o11\h\u【考点一】正比例与反比例的意义 3
【考点二】判断比例关系 7
【考点三】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图像与实际应用 10
【考点四】比例尺的意义与改写 13
【考点五】比例尺的基本关系式 15
【考点六】比例尺综合作图 18
【考点七】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21
【考点八】比例尺的实际应用其一:行程问题 26
【考点九】比例尺的实际应用其二:分段计价问题 31
【第三篇】知识总览篇
【第四篇】典型例题篇
【考点一】正比例与反比例的意义。
【方法点拨】
一、正比例的意义。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用字母表示为(一定)
二、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的方法。
先找变量(找两种相关联的量),再看定量(看两种相关联的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是否一定),最后作出判断。
三、正比例关系图象的特点。
正比例关系图象是一条从(0,0)出发的无限延伸的射线,从图象中可以直观地看到两种量的变化规律,不用计算就可以根据一种量的值直接找到对应的另一种量的值。
四、反比例的意义。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用字母表示为xy=k(一定)。
五、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关系的方法。
先找变量(两种相关联的量),再看定量(看两种相关联的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是否一定),最后作出判断。
【典型例题1】正比例。
某电商平台关于《童年》这本书的销售量与销售额统计数据如下表所示:
销售量(册)
5
10
20
30
40
…
销售额(元)
74
148
296
444
592
…
在上表中,从左往右看,《童年》的销售额随着销售量的增加而();从右往左看,《童年》的销售额随着销售量的减少而();《童年》的销售额与销售量的()是一定的,用式子表示为“()=()(一定)”,照这样计算,100本《童年》的销售额是()元。
【答案】增加减少比值或商销售额÷销售量单价1480
【分析】两种相关联的量,一个变化另一个随着变化,无论怎么变化,两种量的比值一定,这两种量就是正比例的量。看表可知,销售额和销售量是两种相关联的量,它们之间的关系是:销售额÷销售量=单价,根据单价×数量=总价,计算出100本的销售额即可。
【详解】74÷5=14.8(元)、148÷10=14.8(元)、296÷20=14.8(元)…
14.8×100=1480(元)
在上表中,从左往右看,《童年》的销售额随着销售量的增加而增加;从右往左看,《童年》的销售额随着销售量的减少而减少;《童年》的销售额与销售量的比值是一定的,用式子表示为“销售额÷销售量=单价(一定)”,照这样计算,100本《童年》的销售额是1480元。
【对应练习】
购买一种笔芯的数量和总价如下表:
数量(支)
1
2
3
4
5
6
…
总价(元)
0.6
1.2
1.8
(????)
(????)
(????)
…
(1)填写上表。
(2)写出总价与数量的比值。
(3)这个比值表示的实际意义是什么?你能用式子表示它与总价、数量之间的关系吗?
(4)笔芯的总价和数量成正比例吗?为什么?
【答案】(1)2.4;3.0;3.6
(2)0.6
(3)见详解
(4)成正比例;理由见详解
【分析】(1)根据数量关系:总价÷数量=单价,求出笔芯的单价,再用乘法计算出未知的总价。
(2)用总价除以单价,求出总价与数量的比值。
(3)根据数量关系:总价÷数量=单价,进行解答。
(4)根据总价与数量的比值是否一定,如果一定则二者为正比例关系。
【详解】(1)0.6÷1=0.6(元);1.2÷2=0.6(元)
4×0.6=2.4(元);5×0.6=3(元);6×0.6=3.6(元);
数量(支)
1
2
3
4
5
6
…
总价(元)
0.6
1.2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