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3.2DNA结构及复制复习课件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pptx
文件大小:2.78 MB
总页数:26 页
更新时间:2025-05-26
总字数:约2.19千字
文档摘要

2-3.2DNA结构及复制;限时15分钟,快速阅读课本,找出以下问题的答案并尽量背诵:;如何证明边解旋边复制?如何证明多起点复制?如何证明双向复制?

DNA如何实现准确复制?DNA复制体现了遗传物质的什么功能?

课本56页果蝇DNA形成多个复制泡的原因?

转基因时只需要获取目的基因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碱基排列顺序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特异性吗?

依据DNA的特异性的知识如何区分“山羊”和“斑羚”?

人脸识别技术的可行性在哪里?

课本60页科技进展中,检测的是卵细胞的基因组测序吗?利用所学知识简述其核心操作。

不互补的两碱基之和之比在双链中和每一条单链中的规律是什么?互补的呢?

在一个DNA分子中若总碱基数为a,G=b,则复制N代后,共需要游离的A多少个?第N代需要多少个?

;一、DNA的结构;思考:

1.反向平行如何识别?

2.化学键(氢键、磷酸二酯键)

3.相邻碱基的连接

4.哪种碱基对多,DNA稳定?

5.遗传信息(储存部位、最大量)P59

7.构建者

8.DNA分子的特点;4.DNA中的碱基数量的计算规律

(1)A1+A2=T1+T2;G1+G2=C1+C2。

即:双链中A=T,G=C,A+G=T+C=A+C=T+G=1/2(A+G+T+C)。

规律一:双链DNA中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任意两个不互补碱基之和为碱基总数的一半。

(2)A1+T1=A2+T2;G1+C1=G2+C2。

A1+T1/N1=A2+T2/N2=A+T/N(N为相应的碱基总数),C1+G1/N1=C2+G2/N2=C+G/N。

规律二:互补碱基之和所占比例在任意一条链及整个DNA分子中都相等,简记为“补则等”。

(3)A1+C1T1+G1与A2+C2T2+G2的关系是互为倒数。

规律三:非互补碱基之和的比值在两条互补链中互为倒数,简记为“不补则倒”。

(4)若A1/N1=a,A2/N2=b,则A/N=1/2(a+b)。

规律四:某种碱基在双链中所占的比例等于它在每一条单链中所占比例和的一半。

;1.基因等同于DNA吗?1条染色体上有多少个DNA,多少个基因?

2.一个DNA分子的碱基总数与其所有基因的碱基总数相同吗?你的结论说明了什么?

;3.如何理解基因的遗传效应?

遗传效应是指具备某种性状的信息,能够控制某种性状的发育和遗传,反映出来的效果是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从而表现出性状(基因是???制生物性状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4.基因是碱基对随机排列成的DNA片段吗?P59资料2

不是,大部分随机排列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从来不曾出现在生物体内,而有些序列却会在生物体内重复数千次甚至数百万次,理论上所有碱基对的随机排列都可构成基因,但事实上基因要有特定的遗传效应,其控制的性状要适应环境,经受自然环境的选择、进化。

;染色体;1.在刑侦领域,DNA能像指纹一样用来鉴定个人身份。结合脱氧核苷酸序列的多样性和特异性,你能分析这一方法的科学依据吗?

提示在人类的DNA分子中,核苷酸序列多样性表现为每个人的DNA几乎不可能完全相同。因此,DNA可以像指纹一样用来鉴别身份。

2.外源基因如果随机整合到受体细胞的DNA上,染色体上原有基因被破坏的概率大还是不被破坏的概率大?请说明理由。

提示不被破坏的概率大。染色体DNA分子中的绝大多数碱基并不构成基因。;三、DNA的半保留复制;实验步骤:

a.在氮源为14N的培养基中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均为14N-DNA(对照);

b.在氮源为15N的培养基中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均为15N-DNA(亲代);

c.将亲代15N大肠杆菌转移到氮源为含14N的培养基中,再连续繁殖两代(Ⅰ和Ⅱ),收集大肠杆菌并提取DNA,并进行离心,记录离心后试管中DNA的位置。

;注意审题;四、DNA的复制过程;四、DNA的复制过程;DNA聚合酶作用?

将单个脱氧核苷酸连接到已有的脱氧核苷酸单链上,形成磷酸二酯键

DNA的两条子链合成方向相反,原因?

(1)DNA的两条链反向平行

(2)DNA聚合酶只能催化子链5’——3’方向的延伸。;如何证明半保留复制?

如何证明双向复制?

如何证明多起点复制?

如何证明边解旋边复制?;1.复制泡;双向复制研究思路;1963年,凯恩斯(JohnCairns)用放射自显影技术直接观察到了复制中DNA的图像,进一步证实了半保留复制机制。

Cairns用放射自显影技术将3H-脱氧胸苷标记大肠杆菌DNA,然后用溶菌酶消化掉细胞壁,释放出完整DNA,铺在一张透析膜上,在暗处用感光乳胶覆盖于干燥的表面上几星期。

期间3H由于放射性衰变而放出β粒子,使乳胶曝光生成银粒。显影后银粒黑点轨迹勾画出DNA分子的形状,黑点数目代表了3H在DNA分子中的密度。把显影后的片子放在显微镜下即可观察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