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4年初升高开学考模拟卷数学试卷.docx
文件大小:320.56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5-26
总字数:约2.76千字
文档摘要

2024年初升高开学考模拟卷

数学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估算式子的值最接近的整数是(????)

A.3 B.4 C.5 D.6

2.已知集合,若,则实数的值为(????)

A.2 B. C.2或 D.4

3.如图,已知函数和的图象交于点,则时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4.将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变形为,就可以将表示为关于的一次多项式,从而达到“降次”的目的,又如,我们将这种方法称为“降次法”,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化简次数较高的代数式.根据“降次法”,已知:,且,则的值为(????)

A. B. C. D.

5.一元二次方程有一个正实根和一个负实根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是(????)

A. B. C. D.

6.已知,,,若不等式恒成立,则实数的最大值为(????)

A.2 B.3 C.4 D.6

7.已知,且函数在上是增函数,则(????)

A. B. C. D.3

8.若对,,有,则函数在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和为(????)

A.4 B.8 C.6 D.12

二、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部分选对的得部分分,有选错的得0分.

9.已知,则下列结果正确的有(????)

A. B.

C. D.

10.小甬,小真两人不同时刻从同一起点同向出发,在同一条道路上的跑步路程(米)和跑步时间(分)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小甬的跑步速度比小真快,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甬每分钟跑200米.小真每分钟跑100米

B.小甬每跑100米时,小真只能跑60米

C.相遇时,小甬、小真两人都跑了500米

D.计时6分钟时,小甬、小真两人都只跑了800米

11.一般地,若函数的定义域为,值域为,则称为函数的“倍伴随区间”,另函数的定义域为,值域也为,则称为的“伴随区间”,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若为函数的“伴随区间”,则

B.函数存在“伴随区间”

C.若函数存在“伴随区间”,则

D.二次函数存在“3倍伴随区间”

三、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2.命题:“,”的否定是.

13.2024年3月14日森林学校举行了以为主题的数学节,小兔和小龟进行了新型的“龟兔赛跑”比赛,它们在校园的型跑道(图1)进行赛跑,小兔以A为起点,沿着的线路到达终点D,小龟以B为起点,沿着的线路到达终点C.小龟提前出发,小兔和小龟在经过线路中的大树E时都休息了2分钟,再以原速度继续比赛,最终小兔和小龟同时到达各自的终点.设小兔所跑的时间为x分钟(),小龟所跑的路程与小兔所跑的路程差为y米,,图2是y与x的函数关系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写正确的序号).

①小龟跑了500米后小兔出发;

②当时,小龟到达大树E开始休息;

③小兔的速度为100米/分钟,大树E距离小兔的起点A800米.

14.已知定义在上的奇函数满足,且.若,,,,则不等式的解集为.

四、解答题:本题共5小题,其中第15题13分,第16,17题15分,第18,19题17分,共77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已知函数的定义域是.

(1)当时,求函数的值域;

(2)若,都有,求的取值范围.

16.阅读理解:

在松松与南南学习到分解因式的知识时,发现年级上教材第页有一种因式分解的方法叫十字相乘法,即,则可按此多项式乘法计算逆向思考,将二次三项式因式分解成,松松没有看明白书中的方法,请南南帮助他,南南告诉他:“要把二次三项式中的常数项分成两个整数的积,且这两个整数的和等于才可以,即,,则口算就可以得到,或,,然后在将与的值代入式子中即可得到;

(1)松松按照南南教他的方法将二次三项式分解成,那么松松应该将二次三项式如何分解呢?

______;

(2)南南看到松松十字相乘的方法掌握的很好,便考了他一个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