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石家庄长安区2023年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与参考答案.docx
文件大小:923.15 KB
总页数:24 页
更新时间:2025-05-26
总字数:约6.48千字
文档摘要

PAGE18/NUMPAGES23

石家庄长安区2023年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与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6小题,共4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的一项。

1.如图,的一个外角是()

A. B. C. D.

【答案】C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是一边的延长线与另一边的夹角判断出是的一个外角.

【详解】由图可知的一个外角是,

故选:C.

【点睛】此题主要是考查了三角形外角的定义,能够熟记三角形外角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2.若,则表示的数是()

A. B. C. D.

【答案】B

【分析】根据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解:由同底数幂乘法的计算方法可得,,

所以,故B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同底数幂乘法,掌握“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是正确解答的关键.

3.将不等式的两边同时除以,得()

A. B. C. D.

【答案】C

【分析】利用不等式的性质:不等式的两边同除以一个负数,改变不等号方向后,不等式成立,解答即可.

【详解】解:将不等式的两边同时除以,

得:,故选:.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熟练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4.下列各线段能构成三角形的是()

A.7cm、5cm、12cm B.6cm、7cm、14cm

C.9cm、5cm、11cm D.4cm、10cm、6cm

【答案】C

【分析】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逐一判断即可

【详解】A、7+5=12,不能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不符题意;

B、6+7<14,不能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不符题意;

C、9+5>11,能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D、4+6=10,不能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不符题意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三边关系,关键是掌握在运用三角形三边关系判定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三角形时要列出三个不等式,只要两条较短的线段长度之和大于第三条线段的长度即可判断这三条线段能构成三角形.

5.如图,将沿射线平移得到,下列线段的长度能表示平移距离的是()

A. B. C. D.

【答案】B

【分析】根据平移的概念判断即可.

【详解】解:因为沿射线平移得到,

所以点与点是对应点,点与点是对应点,

所以线段、可表示平移距离,

故选:.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移,掌握平移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

6.将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成的形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都是负整数 B.,都是正整数

C.是负整数,是正整数 D.是正整数,是负整数

【答案】D

【分析】利用科学记数法解答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解:,

,,

是正整数,是负整数,

故选:D.

7.如图,将一个直角三角形纸片的直角顶点放在直线上的点处,固定直线,当纸片绕着点在直线上方旋转时,与的度数会发生改变,则与()

A.是对顶角 B.互为余角 C.互为邻补角 D.互为补角

【答案】B

【分析】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直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余角,由此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解:,

与互为余角,

与的两边不互为反向延长线,

与不是对顶角.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余角,关键是掌握余角的定义.

8.下面是计算的过程:解:

步骤、分别是()

A.合并同类项,同底数幂的乘法 B.幂的乘方,同底数幂的乘法

C.幂的乘方,积的乘方 D.积的乘方,合并同类项

【答案】B

【解析】

【分析】利用幂的乘方的法则及同底数幂的乘法的法则进行分析即可.

【详解】解:

(幂的乘方)

(同底数幂的乘法)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幂的乘方,同底数幂的乘法,解答的关键是对相应的运算法则的掌握.

9.下列图形中,一定成立的是()

A. B.

C. D.

【答案】C

【分析】根据邻补角、内错角、同位角、对顶角的定义逐一分析解答即可.

【详解】解:、和是邻补角,不一定相等,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和是内错角,不一定相等,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和是对顶角,根据对顶角的性质可知,故选项符合题意;

、和是同位角,不一定相等,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

【点睛】本题考查了邻补角、内错角、同位角、对顶角,邻补角、对顶角成对出现,解题的关键是熟记以上知识的定义.

10.解关于,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由可直接消去未知数,则和满足的条件是()

A. B. C. D.

【答案】D

【分析】根据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的步骤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解:由题意可得,

即,

故选:D.

11.在对多项式因式分解的过程中,没有用到的方法有()

A.提公因式 B.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