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合肥市肥西县2023年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与参考答案.docx
文件大小:573.9 KB
总页数:20 页
更新时间:2025-05-26
总字数:约5.63千字
文档摘要

PAGE16/NUMPAGES19

合肥市肥西县2023年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与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实数中,属于无理数的是()

A. B. C. D.

【答案】B

【分析】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无理数即无限不循环小数,据此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解:A.是整数,它是有理数,

则A不符合题意;

B.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它是无理数,

则B符合题意;

C.是整数,它是有理数,

则C不符合题意;

D.是分数,它是有理数,

则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若a>b,则下列不等式变形不一定成立的是()

A.a-1>b-1 B.ac2>bc2

C.-a<-b D.>

【答案】B

【分析】根据不等式的性质:①不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含有字母的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②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③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解:因为a>b,

所以a-1>b-1.

所以A选项成立;

因为a>b,

所以当c=0时,ac2=bc2.

所以B选项不一定成立;

因为a>b,

所以-a<-b.所以C选项成立;

因为a>b,

所以,

所以D选项成立;故选:B.

3.如图所示,和是对顶角的是()

A. B.

C. D.

【答案】C

【分析】依据题意,根据对顶角的定义逐项进行判断即可得解.

【详解】解:由题意,根据对顶角的定义:对顶角是由两条相交线直线形成,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所以A、B、D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C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对顶角的定义,解题时需要熟练掌握并理解.

4.下列多项式,为完全平方式的是()

A. B. C. D.

【答案】C

【分析】根据完全平方式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求解.

【详解】解:A、没有乘积二倍项,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平方项不符合,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是完全平方式,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D、,乘积二倍项不符合,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下列因式分解错误的是()

A. B.

C. D.

【答案】D

【分析】利用提公因式法、公式法逐个分解每个选项,根据分解结果得结论.

【详解】解:A、,不符合题意;

B、,不符合题意;

C、,不符合题意;

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此题考查了因式分解-十字相乘法等以及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熟练掌握因式分解的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

6.如图,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若,则 B.若,则

C若,则 D.若,则

【答案】C

【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解:若,则,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

若,则,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

若,则,故C选项符合题意;

若,则,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计算的结果是()

A.1 B. C. D.

【答案】A

【分析】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加法法则计算,约分得到结果即可.

【详解】解:.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分式的加减,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分式加减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

8.已知,则的值为()

A. B. C.2 D.

【答案】D

【分析】把通分,然后把代入化简即可.

【详解】解:∵,

所以=.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的计算和化简,解决这类题目关键是把握好通分与约分,分式加减的本质是通分,乘除的本质是约分.同时注意在进行运算前要尽量保证每个分式最简.

9.某工程队承接了80万平方米的荒山绿化任务,为了迎接雨季的到来,实际工作时每天的工作效率比原计划提高了35%,结果提前40天完成了这一任务;设实际工作时每天绿化的面积为万平方米,则下面所列方程中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A

【分析】根据题意分别表示实际工作和原计划工作所用的时间,再以时间为等量构造方程即可;

【详解】解:由题意可得原计划的工作效率为,所以原计划的工作时间为,实际的工作时间为,所以原计划的时间减去实际的时间为40天,则可得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列出分式方程,解题关键是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分式方程.

10.如图,,交于点P,平分,,,有以下结论:

①;②;

③;④.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A

【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即可判断①;根据垂线的定义得到,进而推出,即可判断②;求出,进而得到,则,即可判断④;由,得到,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