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24页
统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五课《人生当自强》教案(2课时)
5.1《人要自强》
课题
课型
授课人
课时
5.1人要自强
新授课
教材分析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第二单元《焕发青春活力》是一个聚焦于青春期学生自我认知、情感发展及行为塑造的重要单元。本单元通过三课内容——第三课《人贵自尊》、第四课《自信给人力量》、第五课《人生当自强》——系统探讨了青春期学生在
自尊、自信、自强三个方面的成长需求与实现路径,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形成健全的人格特质,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框为第五课第一框,本部分强调自强对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理解自强的内涵和表现形式。通过介绍自强不息的榜样人物和事迹,激发学生树立自强意识的热情。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处于青春期,开始形成独立的自我意识,逐渐关注自我形象与他人评价,渴望在各方面展现自我。在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珍惜青春时光》中,学生已经了解到青春期的身心变化,
学会了如何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以及如何在人际交往中建立良好的关系。这些内容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自我认知的基础,也为他们理解自尊、自信和自强的概念提供了铺垫。但面对成长中的挑战与挫折,部分学生可能在自尊、自信、自强方面存在困惑,需要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我价值,树立积极心态,培养坚韧品质。
第2页共24页
自强是个人不断超越自我、追求进步的精神品质。在青春期,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自强精神的培养对于他们的成长和未来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本课通过强调自强的重要性,指导学生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自强精神,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努力奋斗。
核心素
养目标
政治认同:通过对自强内涵、意义及相关事例的学习,学生能深刻
理解自强与个人成长、民族命运和国家发展紧密相连,增强对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认同感、自豪感,坚定为实现。
道德修养:学生能够在学习和生活中主动践行自强精神,培养自立
自信、奋发向上、顽强拼搏、勇于创新、持之以恒等良好道德品质,学会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依靠自身努力积极应对,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法治观念: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强是个人在社会中积极进取、合法追
求自身发展的重要体现,明白在自强过程中要遵守法律法规,不违背道德和法律准则,培养法治意识。
健全人格:帮助学生塑造健全人格,通过学习自强相关知识,学会
正确认识自我,挖掘自身潜力,提升心理韧性,增强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毅力,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责任意识:使学生明确自强不仅关乎个人,更关系到社会和国家的
发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鼓励学生将个人自强与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相结合,积极承担时代赋予的责任。
教学
重点:理解自强的含义和意义。
第3页共24页
重难点
难点:能够学会自立自强,勇于面对挑战和困难。
教学方法
教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学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
一:
构建体
系,感知
自强。
活动一:明确学习主题和学习目标。
活动二:联系所学,思考本单元各课之间的联系。
——结合前两节课的学习和自身的理解,尝试说说这三者的关系。
[点拨]
·自尊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人对自己价值的肯定和尊重。
·自信是个人对自己能力的信任和肯定,是面对挑战和困难时保持积极心态的重要支撑。
·自强是个人不断超越自我、追求进步的精神品质。
教师:本单元内容在自尊、自信、自强三个方面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
结合所学
知识思考,构建知识体系。
该部分旨在通过知识的衔接与迁移,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框架,激发学习兴趣,同时降低新知识的学习难度,使学生能够更自然地过渡到新内容的学习中。
第4页共24页
青春期学生自我认知和情感发展的完整体系。自尊是自信和自强的基础,自信是推动学生不断前进的重要动力,自强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最终目标。
环节二:
学史明
知,突破
重难。
1.自强的内涵
[点拨](1)自强是自我勉励、发愤图强。
(2)自强是一种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是一种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人生追
求。
2.自强的重要性
活动一:我会讲故事——囊萤映雪、凿壁偷光
活动二:我能总结知识
·面对贫困和资源匮乏,他们没有放弃学习的机会,而是积极寻找解决办法。
·通过勤奋学习,他们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他们没有被困境束缚,而是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这种积极进取的精神正是自强的核心。
[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