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晋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地理主题八 共谋区域发展与合作 教案(含教学反思) .pdf
文件大小:8.67 MB
总页数:32 页
更新时间:2025-05-26
总字数:约2.15万字
文档摘要

晋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地理主题八共谋区域发展与合

作教案(含教学反思)

《力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可持续发展》(教案及反思)

教学项目具体内容

一、教材分析《助力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可持续发展》是

晋教版(2024)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中的章节,

聚焦于撒哈拉以南非洲这一独特的地理区域,

在区域地理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教材首先介

绍了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其独特的海

陆和纬度位置,奠定了该地区自然环境的基础。

自然环境部分,教材阐述了以高原为主的地形,

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广泛分布的气候

特征,以及这种气候条件下孕育的丰富生物资

源和矿产资源。这些自然要素相互影响,塑造

了撒哈拉以南非洲独特的地理景观。人文地理

方面,教材指出撒哈拉以南非洲是黑种人的故

乡,独特的文化底蕴和传统习俗在这里代代相

传。但长期的殖民统治,使该地区经济发展面

临诸多困境,以单一商品经济为主,在国际贸

易中处于不利地位。同时,人口、粮食与环境

第1页共32页

问题严重制约着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教材引

导学生通过分析这些问题,探索实现可持续发

展的途径,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区域地理问题的

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为学

生今后学习其他区域地理和解决实际地理问题

提供思路和方法。

二、核心素养目1.人地协调观:通过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

标设定粮食与环境问题的形成机制,以及可持续发展

措施的制定,让学生理解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

之间的相互关系,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观念,

认识到只有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才能实

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例如,在探讨如何解决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环境问题时,引导学生思考

人类活动应如何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2.综合思维: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口、

经济等多个要素综合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面临

的问题及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培养学生全面、

系统地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如分析撒哈拉以

南非洲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时,引导学生从历

史、地理、政治等多方面进行思考。

3.区域认知:让学生明确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

第2页共32页

理位置、范围,掌握其独特的自然地理和人文

地理特征,形成对该区域的整体认知。借助地

图、图片、视频等资料,帮助学生了解撒哈拉

以南非洲的地形地貌、气候类型、矿产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