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谋求互利共赢》教案教学反思.doc
文件大小:13 KB
总页数:2 页
更新时间:2025-05-26
总字数:约小于1千字
文档摘要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谋求互利共赢》教案教学反思

教学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谋求互利共赢》后,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全面且深入的反思,力求总结经验,改进不足,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

从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来看,在知识目标方面,通过丰富的案例分析,如以抗击埃博拉疫情中各国合作、世界经济论坛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等案例,学生基本能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原因、意义及做法,明确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程度加深,全球性问题亟待共同解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必然选择。在能力目标上,课堂上组织的小组讨论,像讨论“各国如何加强合作应对全球性挑战”,学生们积极发表见解,在交流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锻炼,也增强了合作意识。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上,部分学生在学习后,全球意识有所增强,开始关注世界需求,意识到自身对人类和谐共处应承担的责任。

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案例教学法成效显著。例如在讲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原因时,引入中国援几医疗队抗击埃博拉疫情的案例,学生们被医疗队临危受命、忘我工作的精神所触动,深刻体会到全球性问题需要各国携手应对。小组讨论法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探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互利共赢”时,各小组热烈讨论,思维碰撞出火花,学生们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许多可行的方法,如在班级活动中分工合作、在与同学交往中互相帮助等。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时间把控不够精准,在案例分析环节,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花费时间过长,导致后面“小组讨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个人生活的影响”这一环节略显仓促,部分学生未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讨论不够深入。在教学评价方面,方式较为单一,主要以教师评价为主,缺乏学生自评和互评。这使得学生难以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的学习成果,也不利于学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针对这些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课堂时间的规划,提前对每个教学环节所需时间进行精准预设,并在课堂上严格把控。在教学评价方面,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增加学生自评和互评环节。在学生自评时,引导他们从知识掌握、参与度、思维拓展等方面进行反思;在互评环节,鼓励学生相互学习优点,指出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此外,还会进一步挖掘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案例,让学生更切实地感受到谋求互利共赢的重要性,将所学知识更好地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真正实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育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