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5.2 正确运用简单判断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pptx
文件大小:9.42 MB
总页数:25 页
更新时间:2025-05-26
总字数:约3.11千字
文档摘要

5.2正确运用简单判断;(一)性质判断(直言判断)

运用性质判断的必要性

人们认识事物,首先要判断它们是什么或者不是什么,就是要对事物的性质作出“有”(是)或者“无”(不是)的判定。这就需要运用性质判断。

性质判断的含义

断定认识对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判断。

这种断定是直接的,不附加任何条件。所以性质判断又称为直言判断。;(一)性质判断(直言判断)

性质判断的结构

性质判断一般由量项、主项、联项、谓项构成。

①主项:表示断定对象(处于语句主语位置)。通常写作“S”

②谓项:表示断定对象性质(处于语句宾语位置)。通常写作“P”

③量项:表示主项被断定范围,称为判断的“量”。

(所有、一切表示全部对象;有些、有的表示部分对象;这个、那个表示一个对象)

④联项:联结主项和谓项,称为判断的“质”。【常用“有”(是)或者“无”(不是)表示,有的场合可以省略。例如:这个苹果(是)很甜。】

;(一)性质判断(直言判断)

性质判断的类型

依据判断的质,即以判断所用的断定方式是肯定还是否定【依据联项来划分】

;(一)性质判断(直言判断)

性质判断的类型

依据判断的量,即以判断所断定的对象的范围【依据量项来划分】

;某翁请客,见三位主客只来了一位,五位陪客只来了三位,便着急地说:“唉,该来的没来!”陪客一听,有的坐不住,走了。见主客未到齐,又有陪客走了,他更着急,脱口而出:“不该走的走了!话音刚落,所有客人都走了。此翁傻了“我错在哪儿?”;(一)性质判断(直言判断)

性质判断的类型

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体,反映事物的性质判断也应该是“质”与“量”的统一。从质与量的结合上划分;①所有的人都愿意和他交往。

②这个人不是中学生。

③老子写的《道德经》是一部具深远影响的作品。

④一切事物都不是静止的。

⑤太阳是恒星。

⑥4/5的任务都不是由他完成的。

⑦这个花园中的玫瑰是红色的。

⑧恒星会发光。

⑨巴黎是浪漫的城市。

⑩城市需要规划。;区别全称判断和单称判断

全称判断使??全称量项,单称判断不需要量项。从这个意义上说,二者是很容易区别的。问题在于,全称判断可以省略量项。省略量项的全称判断和单称判断在外部特征上的确无法加以区别。这时一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区别:

从主项上加以区别。全称判断的主项是普遍概念,是“类”,常隐含“所有”。如“河”“文学家”“桌子”等。而单称判断的主项是单独概念,是“个体”。如“黄河”“鲁迅”“江苏省”等。

另一个区别在于,全称肯定判断与全称否定判断之间是反对关系,即不可同真,可以同假。而单称肯定判断和单称否定判断之间是矛盾关系,即不可同真,不可同假。;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先生,曾被称为美国“文学中的林肯”。他创作了一部长篇小说《镀金时代》。在新作发表会上,记者询问小说内容的真实性,马克·吐温明确地表示:“美国国会议员有些是傻瓜。”此语一出,国会议员认为这句话已经对他们造成了毁谤,要他公开道歉。马克·吐温竟欣然接受,隔天就在报纸上刊登启事说:“本人对这次的言论深感抱歉,因为美国国会议员有些不是傻瓜。”;(一)性质判断(直言判断)

准确运用性质判断要求

(1)不能缺少主项和谓项,否则判断就不完整。【可以缺量项和联项】

所有的人都认同。(缺谓项);通过学习进步很快。(缺主项);人都有一死

(2)避免主项与谓项配合不当,否则不能如实地反映事物的状况,容易造成误解。

实习生是我们进入工作的第一阶段。(主谓配合不当)

(3)要准确地使用量项和联项,以保证判断的“质”和“量”都准确无误。

所有的人都是马克思主义者。(断定过量)

(4)避免误用多重否定。(不是不可以用,而是要用准)

没有谁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家乡不发达。;王安石之子只有几岁的时候,有个客人送给他家一头獐和一头鹿,关在一起。客人问他:“哪只是獐,哪只是鹿?”他从来没有看见过这两种稀罕的动物,看了半天,答道:“獐旁边的那只是鹿,鹿旁边的那只是獐。”客人听了,十分惊奇。

王安石之子运用了什么思维方法?

;(二)关系判断

运用关系判断的必要性

客观事物除了具有某些性质之外,还与其他事物存在多种关系。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既要认识事物的性质,也要认识事物之间的关系。

关系判断的含义

断定认识对象之间关系的判断。;(二)关系判断

关系判断的构成

一般由关系者项、关系项、量项构成。

①关系者项:表示关系承担者的项。按照关系者出现的顺序可以称为第一关系者项、第二关系者项、第三关系者项……

②关系项:表示关系者之间关系的项。

③量项:表示关系者项范围的项。;(二)关系判断

关系判断的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