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古诗鉴赏课件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CONTENTS
01
课程导入设计
02
诗歌背景解析
03
诗歌内容精读
04
意境鉴赏训练
05
拓展延伸模块
06
总结与作业
01
课程导入设计
古诗鉴赏意义与价值
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古诗是历史的见证
古诗是语言的艺术
古诗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通过鉴赏古诗,可以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
古诗以简练、优美的语言形式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通过鉴赏古诗,可以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和审美能力。
古诗记录了历史的发展和变迁,通过鉴赏古诗,可以了解历史的背景和文化内涵。
理解古诗的字面意思和深层含义,把握古诗的主题思想。
理解古诗的基本内容和主题
了解古诗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如比喻、拟人、夸张、借景抒情等。
掌握古诗的文学手法
通过鉴赏古诗,培养对古诗的感知能力、理解能力和评价能力。
培养古诗鉴赏能力
七年级古诗学习目标
结合背景理解
了解古诗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生平经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古诗的主题和作者的情感。
从标题入手
标题是古诗的“眼睛”,通过标题可以了解古诗的大致内容和主题。
注重意象和意境
意象是古诗中的重要元素,通过意象可以把握古诗的情感和氛围;意境是古诗所营造的情境和氛围,通过意境可以深入理解古诗的内涵。
分析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是古诗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通过分析修辞手法可以更好地理解古诗的含义和作者的情感。
鉴赏方法初步引导
02
诗歌背景解析
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圣”,一生忧国忧民,创作了大量反映社会现实、关心民众疾苦的诗歌。
唐代著名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世誉为“诗仙”,其诗歌飘逸、豪放,充满个性与创造力。
唐代诗人、画家,擅长描绘山水田园风光,作品富有诗意和画意。
唐代著名诗人,以描绘山水田园风光和反映隐逸生活为主题,诗歌风格清新自然。
作者生平与创作背景
杜甫
李白
王维
孟浩然
诗歌体裁及历史地位
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言简意赅,意境深远,是唐诗中的瑰宝。
绝句
律诗
古体诗
乐府诗
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格律严谨,讲究平仄押韵,体现了唐诗的工整之美。
不按严格的格律创作,自由奔放,富有创意,是唐诗的重要组成部分。
源于汉代乐府,以民间歌谣为基础,形式灵活多样,富有音乐性。
文化意象关联分析
文化意象关联分析
明月
松柏
山水
琴瑟
象征团圆、思念和永恒,常出现在寄托思乡之情的诗歌中。
代表自然、清新和宁静,常用于描绘优美的自然风光和表达隐逸之情。
象征坚韧、长寿和永恒,常用来表达崇高品质和积极向上的精神。
象征和谐、美好和爱情,常出现在描写音乐的诗歌中,寓意深厚。
03
诗歌内容精读
通过逐句翻译,理解诗歌字面意思,把握诗歌整体内容。
逐句翻译
对诗歌中的生词、僻字、典故等难点进行解释,帮助学生理解诗歌深层含义。
难点解析
分析诗歌的句式结构,理解诗歌的语法特点,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句式结构
逐句翻译与难点解析
语言韵律与修辞手法
韵律分析
探讨诗歌的音韵、节奏和押韵规则,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01
修辞手法
分析诗歌中运用的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体会诗歌的艺术魅力。
02
语言风格
探讨诗歌的语言风格,如清新自然、豪放飘逸等,理解诗人的创作风格。
03
情感基调与主题提炼
主题提炼
分析诗歌的情感基调,如欢快、忧伤、愤怒等,把握诗人的情感变化。
价值观念
情感基调
通过诗歌的具体内容,提炼出诗歌的主题,如爱国、思乡、送别等。
探讨诗歌所体现的价值观念,如仁爱、忠诚、勇敢等,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04
意境鉴赏训练
意象组合与画面构建
意象选择
选取古诗中常见且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如明月、落花、孤舟等,分析其在诗中的作用。
01
通过意象的组合,引导学生构建诗中的画面,感受古诗所表现的场景和氛围。
02
意境体会
在画面构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古诗所蕴含的意境,理解诗人的心境和情感。
03
画面构建
诗人情感迁移体验
介绍古诗的创作背景和诗人的生平经历,帮助学生理解诗人的情感来源。
了解背景
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情感与诗人的情感相融合,体验古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情感迁移
通过朗读、写作等方式,让学生表达自己对古诗情感的体验和感悟。
情感表达
经典诗句品读示范
诗句解析
选取古诗中的经典诗句,进行深入的解析和品读,引导学生理解其深层含义。
01
韵味欣赏
分析古诗的韵律和节奏,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音乐美,提高审美水平。
02
仿写练习
鼓励学生模仿古诗的风格和韵味,进行创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对古诗的热爱。
03
05
拓展延伸模块
同主题诗歌横向对比
战争题材诗
《望庐山瀑布》与《山居秋暝》对比,探讨不同诗人对自然风景的描绘手法和情感寄托。
送别诗
山水田园诗
《石壕吏》与《凉州词》对比,分析战争背景下诗人对社会现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