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高中古诗词教学学习任务群设计例谈.pptx
文件大小:7.57 MB
总页数:29 页
更新时间:2025-05-26
总字数:约4.25千字
文档摘要

高中古诗词教学学习任务群设计例谈

目言学习任务群设计学习内容选择学习方式应用0506教学实践的问题与反思总结与展望

01引言

古诗词教学现状01能力培养载体高中古诗词教学在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思维想象能力、审美鉴赏能力等诸多能力形成和发展中起着重要载体作用。02学习瓶颈从当前普通高中古诗词教学的现状来看,学生还存在学习的瓶颈,诸如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不足,难以理解诗词的主旨和蕴含的感情等。

学习兴趣与动力不足当前高中古诗词教学中,一个显著问题是学生学习兴趣的缺乏,这成为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学习兴趣缺乏由于古诗词的题材和语言特点,学生难以深入理解其主旨和感情,导致学习动力不足。动力不足0102

课堂教学表现教师过于注重诗词的讲解分析,而忽视了朗诵的重要性,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参与度低。重讲解轻朗诵重分析轻品味重解释轻探究教学过于注重诗词的结构和技巧分析,而忽视了整体品味的把握,使学生难以形成对诗词的感性认识。教师过于注重对诗词的解释和阐述,而忽视了探究的过程,导致学生学习主动性和思维能力受到抑制。

02学习任务群设计

学习任务群概述任务群定义学习任务群是一种基于任务导向的教学模式,通过整合学习情境、内容、方法和资源,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01任务群优势学习任务群能够弥补传统古诗词教学的不足,通过多样化的学习任务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02任务群设计学习任务群的设计需以课程观为基础,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通过真实的语言运用环境,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03核心素养学习任务群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理解与传承。04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课程设计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通过学习任务群的形式重新设计了高中语文课程,强调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任务群特点学习任务群整合了学习情境、内容、方法和资源,旨在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培养语文核心素养。实施建议在实施学习任务群时,教师应关注课程观的构建,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设计真实的语言运用环境,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目标达成通过学习任务群的学习,学生能够在语文运用中提升能力,发展个性,增长思维,实现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真实学习情境真实情境真实、富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是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发展和表现的载体。语文实践活动情境主要包括个人体验情境、社会生活情境和学科认知情境。情境创设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古诗词的魅力。通过诵读、品味、探究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词的主题和情感。要素分析在创设真实学习情境时,关键在于思考如何让学生真实可感、切实可行。这涉及到诵读篇目的选择、组织形式的安排以及诵读要求的设定等多个方面。实践效果实践证明,通过创设真实学习情境,能够激发学生兴趣与参与度,提高学习效果与质量。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创新精神。

03学习内容选择

诗词意象与时代文学作品中的意象,虽具个人色彩,实为心境的投射,反映了作者独特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表达。意象与个人心境时代对意象的影响怀古题材的意象同一个时代的人,由于接触的事物相似,写出的意象也往往有共同之处,诗人笔下的意象强烈地受到时代的影响。本次专题教学选取的三首诗都是怀古题材,学生需要结合作家的创作背景进行赏析,以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象和情感。

古人以诗取士01以诗取士的传统古人‘以诗取士’的传统就是用诗看人,在大家都写同一个题目的前提下,看每个人如何处理材料、使用语言,从细微之处看人格。02诗与人格在专题教学中,我们将深入探究诗人如何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以及这些表达如何反映诗人的人格特点和精神追求。

专题教学在教学实践中,“诵古人华章,悟千秋风情”专题教学设计了学习任务群,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主动查阅背景资料。专题教学的设计三个学习任务分别从鉴赏、诵读、表达三个方面开展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关注诗词在语言表达、表现手法、风格特征方面的差异。任务群的目的

04学习方式应用

自主合作与探究自主实践探究完成任务策略合作分享见解在学习任务群框架下,学生作为学习的实践者,通过自主阅读、讨论、写作和交流,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体,培养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写作为主。应鼓励学生结合个人学习和写作实践,自主梳理探究所学文学知识,使其结构化,强调学生自主实践探究,关注个人体验和独立思考。在学习古诗词时,应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自主实践探究为主,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凸显学生学习语文的根本途径和主体地位。

四步自主学习自主诵读实践通过自主诵读实践,深入体会古诗词的韵律和节奏,增进对作品的理解。这一步骤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感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