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3.1重组DNA技术的基本工具课件高二下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pptx
文件大小:47.26 MB
总页数:93 页
更新时间:2025-05-26
总字数:约1.63万字
文档摘要

第3章第1节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重组DNA技术的基本工具

看到这张图片你能想到什么可以改善我们生活的愿望吗?

路灯:能发光树:不能发光看到这张图片你能想到什么可以改善我们生活的愿望吗?如果能得到这种到了晚上自己能发光的树该多好啊!

树:不能发光萤火虫:能发光愿望发光树

从社会中来必修二第3章第4节

从社会中来转基因抗虫水稻(绿色植株)与对照(被害虫侵害的黄色植株)转基因抗病毒甜椒

从社会中来转生长激素基因的鲤鱼(下)与非转基因鲤鱼(上)我国自主研发的抗虫棉(左)与普通棉花(右)比较基因工程

科技探索之路:基因工程的诞生和发展1944年艾弗里等人通过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不仅证明了遗传物质是DNA,还证明了DNA可以在同种生物个体间转移。1961年尼伦伯格和马太破译了第一个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截至1966年,64个密码子均被破译成功。1970年科学家在细菌中发现了第一个限制性内切核酸酶(简称限制酶)1972年,伯格首先在体外进行了DNA的改造,成功构建了第一个体外重组DNA分子。1982年,第一个基因工程药物-重组人胰岛素被批准上市。基因工程药物成为世界各国研究和投资开发的热点。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建立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并提出了遗传物质自我复制的假说。1967年,科学家发现,在细菌拟核DNA之外的质粒有自我复制能力,并可以在细菌细胞间转移。20世纪70年代初,多种限制酶、DNA连接酶和逆转录酶被相继发现。这些发现为DNA的切割、连接以及功能基因的获得创造了条件。1973年,科学家证明了质粒可以作为基因工程的载体,并实现了物种间的基因交流。至此,基因工程正式问世。1985年,穆里斯等人发明PCR,为获取目的基因提供了有效手段。

01基因工程的概述

一基因工程的概述1.基因工程的概念:指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格的设计并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等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由于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因此又叫作DNA重组技术。【归纳定义】工程别名:操作对象:操作水平:工程实质:DNA重组技术基因DNA分子水平基因重组

一基因工程的概述2.图解“基因工程实质”转移A生物B生物萤火虫普通动植物发光基因

一基因工程的概述【问题1】为什么不同生物的DNA分子能拼接起来?①DNA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相同,都是4种脱氧核苷酸;②空间结构相同,都是规则的双螺旋结构。③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脱氧核糖含氮碱基磷酸DNA平面结构DNA立体结构

一基因工程的概述【问题2】为什么一种生物的基因可以在另一种生物细胞内表达?①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独立遗传单位。②遗传信息的传递都遵循中心法则。③生物界共用一套遗传密码。相同的遗传信息在不同生物体内表达出相同的蛋白质。

一基因工程的概述思考:DNA双螺旋的直径只有2nm,对如此微小的分子进行操作,是一项非常精细的工作,更需要专门的“分子工具”。“分子手术刀”准确切割DNA分子“分子缝合针”“分子运输车”将DNA片段连接起来将体外重组好的DNA分子导入受体细胞

02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分子手术刀”

二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分子手术刀”能识别的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磷酸二酯键断开。切割DNA分子的工具是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又称。限制酶1.来源:2.种类:主要来自原核生物数千种限制酶不是一种酶,而是一类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3.作用特点:专一性作用部位双链DNA分子

二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分子手术刀”【问题3】你能根据所掌握的知识,推测限制酶存在于原核生物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吗?噬菌体侵染细菌的电子显微镜图片(1)病毒入侵真核生物会被免疫系统攻击,细菌面对噬菌体如何自保?细菌等原核生物能产生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切割外源DNA,使之失效,从而达到保护自身的目的(防御机制)

二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分子手术刀”(2)如何理解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命名的由来?①限制外源遗传物质的扩散;②“内切”表明酶在DNA链内部切割(而非从末端开始);③作用于核酸,限制酶特指切割双链DNA的酶。(3)为什么限制酶不切割细菌本身的DNA分子?5533①含某种限制酶的细菌的DNA分子不具备这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②通过甲基化酶对限制酶所识别序列的碱基上进行甲基化修饰,使限制酶不能将其切开。

EcoRⅠ二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分子手术刀”拓展——限制酶的命名:阅读72页资料卡“限制酶的命名”,说说EcoRⅠ各个字母的代表含义。属名Escherichia首字母种加词(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