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15届高三物理第六次联考试题(选修35)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6分,共60分)
1.下列关于原子核衰变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α衰变时,新核的质量数比原核少4
B.β衰变时,新核的质量数不变
C.γ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
D.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随外界温度变化
2.关于波粒二象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既具有波动性,也具有粒子性
B.所有物质都具有波粒二象性
C.波粒二象性是宏观物体的特性
D.光的干涉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
3.下列关于半衰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半衰期与外界环境无关
B.半衰期是指放射性物质衰变至初始量的一半所需时间
C.半衰期与放射性物质的质量成正比
D.半衰期与放射性物质的种类无关
4.关于光电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电效应的发生与光的频率无关
B.光电效应的发生与光的强度成正比
C.光电效应的发生与金属的逸出功有关
D.光电效应的发生与光的波长无关
5.关于玻尔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玻尔理论只适用于氢原子
B.玻尔理论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的规律性
C.玻尔理论认为电子在轨道上运动不辐射能量
D.玻尔理论认为电子轨道半径是任意的
6.关于原子核的结合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
B.结合能越小,原子核越不稳定
C.结合能与原子核的质量数成正比
D.结合能与原子核的电荷数成正比
7.关于原子核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核裂变是指重核分裂成两个中等质量的原子核
B.核聚变是指轻核结合成更重的原子核
C.核反应过程中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
D.核反应过程中能量守恒
8.关于光的偏振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一种横波
B.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一种纵波
C.光的偏振现象与光的干涉现象无关
D.光的偏振现象与光的衍射现象无关
9.关于光的干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的干涉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
B.光的干涉现象说明光具有粒子性
C.光的干涉现象与光的衍射现象无关
D.光的干涉现象与光的偏振现象无关
10.关于光的衍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的衍射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
B.光的衍射现象说明光具有粒子性
C.光的衍射现象与光的干涉现象无关
D.光的衍射现象与光的偏振现象无关
二、填空题(共5题,每题6分,共30分)
1.光电效应方程为:__________,其中h为普朗克常数,W为逸出功,Ekm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2.玻尔理论中,氢原子基态的轨道半径为__________,其中n为量子数,h为普朗克常数,m为电子质量,e为元电荷,k为库仑常数。
3.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为T,经过时间t后,剩余质量为M0/2的放射性物质的质量为__________。
4.光的偏振现象是指光波的__________方向被限制在某一特定方向。
5.光的干涉现象是指两列或多列光波在空间相遇时,由于__________而形成稳定的强弱分布。
三、实验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
1.某同学用光电效应实验装置研究光的波长与光电子最大初动能的关系。实验中,他改变光的波长,记录了不同波长下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请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光电子最大初动能与波长之间的关系图,并简要说明实验原理。
2.某同学用双缝干涉实验装置研究光的干涉现象。实验中,他改变双缝间距,记录了不同间距下的干涉条纹间距。请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干涉条纹间距与双缝间距之间的关系图,并简要说明实验原理。
四、计算题(共2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某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为T,初始质量为M0。求经过时间t后,剩余质量M与时间t之间的关系式。
2.某光子的能量为E,波长为λ。求该光子的频率ν与动量p之间的关系式。
五、综合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结合玻尔理论和光的波粒二象性,解释氢原子光谱的形成原因。
2.结合光的干涉现象和光的衍射现象,解释光的偏振现象的形成原因。
Definethetypesofquestionsandtheirrespectivecountsandscores
question_types={
选择题:{count:10,score:6},
填空题:{count:5,score:4},
实验题:{count:2,score:10},
计算题:{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