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
.中职教师为什么要课改(课程开发)?
.课程开发产品、任务是什么?
.什么是工作过程导向课程?
.何为学习领域(课程)?
四个问题
.对中职学校的老师(骨干),面对教改和课改问题、任务,哪个更多些?
.中职教师为什么要课改(课程开发)?
一、中职教师为什么要课改
◆课程领导者
◆课程开发者◆课程实施者
对中职教师而言——
■课改(课程改革)
□课程模式
□课程方案
□课程计划
□课程大纲(标准)
□课程组织与结构
□课程评价□等等
■教改(教学改革)
□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
□教学策略
□教学手段
□教学评价
□教学组织与管理□等等
中职教师面对
.普高不是专业教育
.普高仅有“语文、数学、英语…”等10门左右的学科课程,课程的标准、教材是国家(或省)颁布(制定)
.普高教师主要是通过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为什么普高教师没有这么多的
课改任务?
.专业教育(职业(工种),“四新”要
求)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有19
大类、321个专业、920个专门化方向
.每个专业有10门左右的专业课程
.示范专业、新专业、专业实训基地等建设都会涉及课程改革
而我们中职教师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5年)
知道
能够
进行课程开发(改革)
很有必要
也很重要(骨干教师)
因此,我们中职教师
.职业教育课程,是连接职业工作岗位的职业资格结构与职业教育机构的培养目标结构,即学生所获得的相应的职业能力结构之间的桥梁。
.职业教育课程任务是使学生有能力胜任职业工作岗位的现时要求,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同时发展学生个性,适应个人发展的需要,使学生具备接受继续教育的可能性,从而为获得更有效的工作岗位的职业资格创造条件。
职业教育课程特点
.是人们从事一门或若干相近职业所必备的本领。
.职业能力包括有关的知识、技能、行为态度和职业经验
.可分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个部分
.从能力性质的角度,职业能力通常被划分成基本(专业)职业能力和关键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
职业教育培养目标(CBE)
和职业直接相关的岗位特殊能力,即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
专业能力
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行为能力,包括:□情感态度
□人际交往
□公共关系
□职业道德
□环境意识
□价值观
社会能力
积极的人生态度、社会适应性和行
为的规范性、社会责任感、群体工作的协调、参与意识以及积极性、主动性、灵活性、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
劳动组织变化
职业变更
岗位转换
专业能力
专业能力
社会能力(知识、技能)
传统职业教育
基本职业能力
现代职业教育
综合职业能力
方法能力
课程开发的核心问题
二、课程开发的产品、任务
如何开发
开发什么
谁来开发
政府、课程
专家、行业
专家、教师、
学生
◆专业标准◆课程标准(大纲)
◆教材
职业技术教育课程开发
课程开发的程序
.专业标准(培养方案)
.课程标准(大纲)
.教学计划
.教材(项目教材、理实一体化教材).课程方案(学习领域)
.学习情境设计
.课程单元设计(模块化教学设计)
课程开发产品(泛指)
.以产品生产流程或工作过程为基础,
以产品(服务)为载体,以项目(任务)为导向
.按工学结合要求,与行业企业标准结合、与职业资格或技能等级证书融通
三、工作导向课程开发
.两种观点的博弈
.学科论(学问化课程)
--坚持在职业教育中保持学科课程的必要
性,围绕知识的系统性组织课程。
.职业论(职教化课程)
--削减理论课程课时比例,增加实践课程比例,围绕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组织课程,即工作过程导向课程。
(一)职业教育课程理念
课程设计:“工作过程导向”
教学过程:“行动导向”
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理念
态度素质
知识技能
过程方法
.职业教育课程的根是工作体系,而非知识体系.因此,职业教育课程开发设计以工作过程为导
向
.工作体系的要素有三个:职业、工作、技术。其中,职业是载体,工作是过程,技术是手段
.工作体系的教育内容主要是技艺,掌握技艺的主要途径是,学习者通过融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为一体的练习活动所取得的经验。
职业教育本质属性
.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