氰化法提金及高纯度金的提纯
吴再民
黑龙江省地质勘查局703队勘查院,黑龙江哈尔滨150300
摘要以氰化法提金的原理为基础,综合分析了矿石中金的堆浸,收集有关采金实践经验,
论述了氰化法提金中金溶解的原理,杂质对金溶解的影响,氰化物溶液的稳定性以及氰化物
污水的处理等若干问题。以99.9%的金做原料,经王水溶解,用乙醚做萃取剂,草酸做还原
剂,可获得99.999%的纯金。经提纯的金进行杂质检验,完全达到了高纯试剂要求的技术
指标。目的是为了配合当前单位、个体采金的需要,以提高其工作效果及经济效益。
关键词金氰化法氰化物溶液溶解度络合物提纯
金系质软,延展性及强的强金属光泽的金黄色金属。溶于王水、氰化碱等,不
溶于酸,其比重为19.32,熔点1063℃,沸点2807℃,目前发现的金的主要矿物
有自然金、金的硫化物、金的硒化物、碲化物、锑化物、银金矿、金常与银共生、
并与黄铁矿、方铅矿、毒砂、闪锌矿、黄铜矿、黝铜矿、辉钼矿等矿物关系密切,
【7】
常和它们连生在一起。
1、氰化原理与金的溶解〔6〕
用氰化法提取金,是基于金粒与氰化物溶液的交互作用。在有氧存在的条件下,
金易溶于碱金属及碱土金属的氧化物溶液中。而又易从溶液中被置换出来。金在
氰化物溶液中溶解的作用按下列反应方程式进行:
2Au+4NaCN+1/2O+HO=2NaAu(CN)+2NaOH金在含氰化钠溶液不超过0.03—
222
0.05%的低浓度中溶解得最完全,速度也较快,当溶液氰化钠浓度提高到0.05—
0.15%之间时,金的溶解速度增加,溶液氰化钠浓度增高到0.20—0.25%之间时,
金的溶解度缓慢增加,而当浓度超过此范围时,金的溶解度有所降低。采用低
浓度氰化物溶液处理含金矿石,就会使金的溶解度为最大,而铜、铁、锌等的溶
解度为最小。由于采用低浓度氰化物溶液,这样就减少氰化物的消耗,因为减少
了各种贱金属化合物的溶解,所造成的损失、以及漏脱等很小。各种贱金属的溶
解度与金不同,它们随着氰化物在溶液中的浓度的提高而增加。所以,可以用预
先使氰化物溶液充氧的办法(即通入空气),来提高氧在溶液中的浓度,以达到
强化氧化法操作的目的。提高溶液中的含氧量就可以大大加速氰化反应的过程;
并能增加金的浸出率10—15%,增加溶液的含氧量对处理含金矿石中的金与脉岩
呈连生体的颗粒特别重要,因为这种呈连生体的金在氰化物溶液中溶解的缓慢使
金的浸出率低。
1
2、在氰化过程中,杂质对金溶解的影响及其消除【】
在氰化法堆浸过程中,矿石中往往存在着铜、锌、铁的氰化络合物以及硫化氰
酸盐和其它杂质,因为这些化合物差不多都溶于氰化物溶液中。我们知道,铜和
锌等氰络合物在浓度很大时就将使氰化溶液对溶解金的活性降低,这样就会使氰
化物造成大量的损失。因此,在氰化处理以前,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
A、铜矿物的影响
矿石中含铜的化合物存在形态是不同的,如氢氧化铜,碱式碳酸铜(蓝铜矿、
孔雀石)等都与氰化物发生反应生成铜氰络盐而消耗氰化物。
2Cu(OH)+8NaCN=2NaCu(CN)+4NaOH+(CN)↑
2232
1
作者简介:吴再民(1966.9.28—),男,工程师,从事基础地质、采矿、选矿及矿产地质调查及氰化堆浸
与研究。基金项目:本文得到“黑龙江省宁安市马河乡四道河子金矿”开采与评价项目的资助,要求在2009
年5月间刊。
2Cu(CO)+8NaCN=2NaCu(CN)+2NaCO+(CN)↑
323232
由于氰化溶液与许多铜矿物之间作用非常强烈。一般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