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导入同学们能说出这些食物的名称吗?他们都来自于哪里?大汉王朝的带货王
课程标准:了解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的形成,理解其对推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意义。第14课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
1.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丝绸之路的开辟、对西域的管理等基本事实。(时空观念)2.了解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结果、意义;知道丝绸之路的相关史实,了解丝绸之路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史料实证、唯物史观)3.学习张骞、班超等历史人物为报效祖国不畏艰险、勇于开拓的进取精神。(家国情怀)
一、张骞通西域问题1:欣赏诗词,结合地图说出西域在哪?任务一:走进西域玉门关阳关西域汉朝人把阳关、玉门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作西域。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王之涣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
一、张骞通西域问题1:阅读材料,合作探究,探寻张骞为何出使西域?任务二:探寻张骞出使西域的原因材料一:汉初西域有36国,后来匈奴征服乌孙、楼兰等小国,“敛税重刻,诸国不堪命”。——《后汉书》原因:①西域小国林立,受到匈奴的控制和奴役。材料二:文景时期,继续与匈奴和亲,并厚予馈赠,但匈奴仍然不断侵犯边境,抢走人畜,毁坏庄稼。——翦伯赞《中国史纲要》材料二:“时匈奴降者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而怨匈奴,无与共击之”。——《汉书·张骞传》②大月氏因被匈奴从河西故地赶走,怨恨匈奴,想要复仇。③匈奴不断向中原发动进攻,使汉朝十分被动。
一、张骞通西域问题2:面对匈奴的威胁,汉武帝做出什么决定?任务二:探寻张骞出使西域的原因陛下!郎官张骞,愿出使大月氏[dàyuèzhī]。问题3:张骞出使西域有什么任务?目的: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
一、张骞通西域任务三:了解张骞出使西域第一次出使西域第二次出使西域时间目的结果公元前138年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虽然没有达到目的,但使汉朝了解到西域的情况。公元前119年加强与西域各国联系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问题1:观看视频结合教材完成下表。了解西域沟通西域(未达成)问题2:为什么说张骞出使西域是“凿空”之举?《汉书?张骞传》载:“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原因:古代称对未知领域的探险为“凿空”,张骞开通了中原通往西域的道路,中原王朝和西域各国有了友好往来,所以称为“凿空”。
一、张骞通西域任务三:了解张骞出使西域问题3:结合张骞西行历程图和“学史崇德”,说说可以学习张骞什么精神?阳关·张骞雕像张骞应募,率100多人西出长安途中被匈奴扣留十余年,娶妻生子。乘匈奴不备逃出,继续西行。辗转到达大月氏,但其西迁已久,无意东归。张骞逗留一年多,无法说服大月氏,只好踏上归程归途中又被匈奴抓住,扣留一年多才得以逃出。不忘使命“持汉节不失”的精神;不屈不挠,不畏艰险;
材料一: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虽未达到联合大月氏的目的,但同西域各国建立了联系,知道了许多西域地区的山川、地形、物产、人口、风俗等,此后,汉朝与西域诸国互派使节,互通商旅。——《秦汉,一个民族强盛的起点》材料二:没有张骞出使西域,就不会有丝绸之路的开辟。没有丝绸之路的开辟,也就不会有汉朝和西域以及和欧洲文化的交流,所以,通西域的意义十分重大。——张岂之②为开辟丝绸之路创造了条件,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一、张骞通西域任务三:了解张骞出使西域问题4:阅读材料概括张骞出使西域的意义?意义:①促进了汉与西域间的相互往来,促进了各族的交往交流交融;
二、丝绸之路任务一:重走路上丝绸之路问题1:根据《丝绸之路示意图》,找到丝绸之路的起点和最远到达的地方。长安河西走廊中亚西亚西域(今新疆地区)欧洲问题2:描绘丝绸之路的路线,说说陆上丝绸之路途经地区。长安河西走廊西域中亚、西亚欧洲、北非
二、丝绸之路任务二:探秘“张骞严选”问题1:汉朝沿丝绸之路西传之物有哪些?传入中原的物品有哪些?丝绸、漆器等物品;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核桃、葡萄、石榴、苜蓿、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以及多种乐器和歌舞等西域中原问题2:观察上述交流示意图,西汉与西域的交流有何特点?。以手工业品和技术为主以动植物品种和宗教艺术为主特点:①东西方双向交流,兼容并蓄;②汉朝输出的多为技术类,西方输入的多是物品类;③交流内容丰富;④和平交往等商贸互惠之路;物种交流之路;;民族交融之路;科技交流之路;和平友谊之路;宗教传播之路;……问题3:综上所述,你认为这条路还可以命名为?。
二、丝绸之路任务三:重走海上丝绸之路问题1:汉武帝大力开辟海上交通,汉朝先后开辟了多条海上航线。结合教材在地图上标注两条主要航线,并说出途径地区。山东沿岸黄海朝鲜日本东南沿海中南半岛马来半岛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印度半岛锡兰欧洲(1)向东:(2)向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