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 端午节传统文化知识测试题及答案.docx
文件大小:15.13 KB
总页数:14 页
更新时间:2025-05-26
总字数:约3.95千字
文档摘要

2025端午节传统文化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端午节又被称为:

A.端阳节

B.中秋节

C.清明节

D.重阳节

2.端午节的起源与下列哪项有关:

A.祭月

B.祭龙

C.祭山

D.祭火

3.端午节最初主要流传于:

A.北方中原

B.西南地区

C.南方吴越一带

D.东北地区

4.下列哪位历史人物与端午节的传说无关:

A.屈原

B.伍子胥

C.曹娥

D.嫦娥

5.端午节的习俗不包括:

A.吃粽子

B.赛龙舟

C.赏月

D.挂艾草

6.“端”在古汉语中的意思是:

A.结束

B.开头、初始

C.中间

D.两边

7.端午节的别称“重午”是因为:

A.五月是重月

B.五日是重日

C.五月五日是重阳

D.五月五日是重午,即阳辰

8.端午节的“午”与下列哪个概念有关:

A.阴

B.阳

C.土

D.火

9.端午节的禁忌不包括:

A.忌游泳

B.忌吃娘家粽子

C.忌穿红衣服

D.忌吃月饼

10.《六幺令?天中节》的作者是:

A.苏轼

B.李白

C.杜甫

D.白居易

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端午节的习俗有家家蒸上油糍粑、大蒜、粽子,还有______、祭龙、采草药、挂艾草等。

2.端午节起源于上古先民择“龙升天”吉日祭龙祖,注入______风尚,把端午视为“恶月恶日”。

3.端午节的传说除了纪念屈原,还有纪念______、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

4.端午节的“龙舟竞渡”习俗,早已存在,古人以天干地支来作为载体,天干承载天之道,地支承载地之道,设天干地支以契天地人事之运。

5.《风土记》中“仲夏端午谓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与夏至同”,说明“端午”一词最早出现于______。

6.端午节这一天,孩子们要在手腕脚腕上系上五色丝线以驱邪,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______。

7.端午节的禁忌之一是忌丢失香包,传说小孩子丢失香包,一年之内会有大灾,端午节过了以后,小孩子要把香包扔到水里,这样才能免除______。

8.端午节的禁忌之一是忌远行,因为端午节是十三个杨公忌日之一,而杨公忌日是“不宜出行,举事犯之不利”,且夏季多暴风雨,出远门不方便,另外阳气旺盛,毒物病菌活跃,容易对人造成伤害,古代端午节也称为“______”。

9.苏轼的《六幺令?天中节》中“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描绘了端午节的节日景象,其中“艾蒲”指的是______。

10.晏殊的《端午词?内廷》中“一一雕盘分楚粽,重重团扇画秦娥”描绘了宫廷中端午节的景象,其中“楚粽”指的是______。

多选题(每题3分,共30分)

1.以下哪些是端午节的别称()

A.午日节

B.艾节

C.夏节

D.中元节

E.中秋节

2.端午节的起源说法包括()

A.天象崇拜,祭龙演变而来

B.纪念屈原

C.纪念伍子胥

D.纪念曹娥

E.纪念介子推

3.端午节的习俗有()

A.吃粽子

B.赛龙舟

C.挂艾草

D.放纸鸢

E.拴五色丝线

4.关于端午节的禁忌,正确的有()

A.忌游泳

B.忌吃娘家粽子

C.忌招惹五毒

D.忌去阴森恐怖的地方

E.忌丢失香包

5.下列哪些古诗词与端午节有关()

A.《六幺令?天中节》

B.《端午词?内廷》

C.《端午帖子?皇后合五首》

D.《乙卯重五诗》

E.《竞渡曲》

6.端午节的习俗中,涉及饮食的有()

A.吃粽子

B.饮蒲酒、雄黄酒、朱砂酒

C.打午时水

D.拴五色丝线

E.佩香囊

7.端午节的习俗中,与驱邪避灾有关的有()

A.挂艾草

B.拴五色丝线

C.饮蒲酒、雄黄酒、朱砂酒

D.打午时水

E.佩香囊

8.端午节的传说中,纪念屈原的说法是()

A.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

B.屈原写下绝笔作《怀沙》后投江

C.屈原投江后,百姓荡舟江河之上寄托哀思,发展成龙舟竞赛

D.屈原投江后,百姓投米团入江,以免鱼虾糟蹋尸体,后来成为吃粽子的习俗

E.屈原是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

9.端午节的习俗中,体现夏季时令特点的有()

A.祛病防疫

B.采草药

C.洗草药水

D.拴五色丝线

E.挂艾草

10.端午节的禁忌中,与安全有关的有()

A.忌游泳

B.忌招惹五毒

C.忌去阴森恐怖的地方

D.忌丢失香包

E.忌穿红衣服

判断题(每题1分,共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