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辅警考试题库(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公安机关的性质,是指公安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相区别的()。
A.根本特点
B.根本性质
C.根本属性
D.根本区别
答案:C
解析:公安机关的性质是指公安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相区别的根本属性。公安机关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中具有武装性质的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
2.辅警在工作中遇到群众情绪激动,无理取闹时,应该()。
A.立即使用强制手段制服群众
B.耐心倾听,稳定群众情绪
C.置之不理,等待领导处理
D.与群众争吵,维护自身权益
答案:B
解析:辅警在工作中遇到群众情绪激动、无理取闹的情况,应秉持文明执法、服务群众的理念。耐心倾听群众诉求,稳定群众情绪,有利于更好地解决问题,避免矛盾激化。而使用强制手段、置之不理或与群众争吵都不是正确的处理方式。
3.以下不属于辅警职责范围的是()。
A.协助民警进行治安巡逻
B.独立办理刑事案件
C.协助民警调解纠纷
D.维护大型活动现场秩序
答案:B
解析:辅警主要是协助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开展工作。独立办理刑事案件是人民警察的职权,辅警没有独立办理刑事案件的权力,只能在民警的带领下协助开展相关工作。
4.《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在()内没有被公安机关发现的,不再处罚。
A.3个月
B.6个月
C.1年
D.2年
答案:B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二条规定,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在六个月内没有被公安机关发现的,不再处罚。前款规定的期限,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5.辅警在执行任务时,发现可疑物品,应该()。
A.立即自行处理
B.远离可疑物品,等待民警处理
C.打开可疑物品查看
D.随意移动可疑物品
答案:B
解析:发现可疑物品时,辅警不具备专业的处理能力,自行处理、打开查看或随意移动都可能带来安全风险。应远离可疑物品,及时报告民警,等待民警进行专业处理。
6.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一般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是()。
A.拘留后的24小时内
B.拘留后的3日以内
C.拘留后的7日以内
D.拘留后的14日以内
答案:B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一条规定,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一般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是拘留后的三日以内。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
7.以下哪种行为属于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
A.在广场上正常开展集会活动
B.在电影院内大声喧哗,影响他人观影
C.在自己家中举办家庭聚会
D.在商场正常购物
答案:B
解析: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是指故意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秩序,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医疗、教学、科研不能正常进行;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市场、商场、公园、影剧院、娱乐场、运动场、展览馆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的秩序等行为。在电影院内大声喧哗,影响他人观影,属于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的行为。
8.辅警在协助民警进行治安检查时,发现场所存在安全隐患,应该()。
A.当场要求场所负责人整改
B.不管不问,继续检查其他地方
C.立即对场所进行查封
D.只记录不处理
答案:A
解析:发现场所存在安全隐患时,辅警应协助民警当场要求场所负责人进行整改,以保障公共安全。不管不问、只记录不处理都不利于安全隐患的消除;而立即对场所进行查封需要符合法定程序,辅警一般无此权力。
9.下列选项中,属于公安机关紧急状态处置权的是()。
A.发布通缉令
B.驱逐出境
C.戒严执行权
D.强制隔离特定的人
答案:C
解析:公安机关的紧急状态处置权包括紧急优先权和紧急征用权、紧急排险权、管制权、戒严执行权等。发布通缉令属于刑事执法权;驱逐出境是对外国人适用的一种行政处罚;强制隔离特定的人是治安行政强制权的内容。
10.辅警在工作中应当遵守的纪律不包括()。
A.不得散布有损国家声誉的言论
B.可以接受当事人的礼品
C.不得泄露工作秘密
D.不得参与非法组织
答案:B
解析:辅警在工作中应严格遵守纪律,不得散布有损国家声誉的言论,不得泄露工作秘密,不得参与非法组织。而接受当事人的礼品可能会影响公正执法,违反工作纪律。
11.以下属于行政强制措施的是()。
A.行政拘留
B.吊销许可证
C.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物
D.罚款
答案:C
解析:行政强制措施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为制止违法行为、防止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