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微生物制药技术练习题库(含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常用的生理碱性物质()不仅可以调节发酵液pH值,还可以补充氮源。
A、NaOH
B、硫酸铵
C、硝酸钠
D、葡萄糖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硝酸钠含有氮元素,可作为氮源,同时它水解显碱性,能够调节发酵液pH值。NaOH是强碱,一般不用于这种情况;硫酸铵水解显酸性;葡萄糖不能调节pH值也不是生理碱性物质。
2.下列有关发酵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工诱变、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等都能微生物进行定向改造
B、环境条件的变化不仅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也会影响微生物的代谢途径
C、发酵罐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代谢产物的形成都与搅拌无关
D、单细胞蛋白是从微生物细胞中提取出来的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人工诱变是不定向的,不能对微生物进行定向改造,A错误;环境条件的变化不仅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也会影响微生物的代谢途径,B正确;发酵罐中搅拌可增加溶氧量,能促进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代谢产物的形成,C错误;单细胞蛋白是指通过发酵获得的微生物菌体,而不是从微生物细胞中提取出来的,D错误。
3.管碟法测抗生素效价时,量-反应直线斜率越小,直线越平缓,生物反应的灵敏度()
A、一样
B、越高
C、越低
D、不定
正确答案:B
4.生物体内合成谷氨酸的前体物质是()
A、天冬氨酸
B、谷氨酰胺
C、柠檬酸
D、α-酮戊二酸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谷氨酸脱氢酶催化α-酮戊二酸与氨生成谷氨酸,所以α-酮戊二酸是合成谷氨酸的前体物质。天冬氨酸参与其他氨基酸的合成但不是谷氨酸的直接前体;柠檬酸主要参与三羧酸循环等代谢途径,与谷氨酸合成无直接关系;谷氨酰胺是谷氨酸合成其他含氮化合物的中间产物,而非合成谷氨酸的前体。
5.谷氨酸生产用菌株一般不属于()
A、棒状杆菌属
B、黄单胞菌属
C、短杆菌属
D、小杆菌属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谷氨酸生产用菌株一般属于棒状杆菌属、短杆菌属、小杆菌属等,而黄单胞菌属通常不用于谷氨酸生产。
6.L–谷氨酸在水溶液中的等电点是()
A、6.5
B、9.59
C、3.22
D、5.4
正确答案:C
7.青霉素萃取的条件温度是()以下
A、0℃
B、5℃
C、10℃
D、15℃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青霉素萃取时温度一般要求在10℃以下,温度过高会影响青霉素的稳定性等,所以答案选C。
8.下列可用于生产谷氨酸的菌种是()
A、谷氨酸棒状杆菌、黄色短杆菌
B、谷氨酸棒状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C、链球菌、大肠杆菌
D、大肠杆菌、乳酸菌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谷氨酸棒状杆菌和黄色短杆菌是常用的生产谷氨酸的菌种。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乳酸菌一般不用于生产谷氨酸。
9.目前,在国内青霉素的生产中普遍使用的青霉素生产菌是()
A、绿孢子球状菌
B、黄孢子丝状菌
C、绿孢子丝状菌
D、白孢子球状菌
正确答案:C
10.空气净化的方法大致有()。
A、热灭菌法
B、静电除菌
C、介质过滤除菌法
D、A+B+C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空气净化的方法包括热灭菌法,利用高温杀死微生物;静电除菌,通过静电吸附作用去除微生物;介质过滤除菌法,利用过滤介质拦截微生物等。所以大致有热灭菌法、静电除菌、介质过滤除菌法,答案选D。
11.乙肝疫苗制备过程中,甲醛灭活时的温度是()℃
A、72
B、56
C、37
D、室温
正确答案:C
12.用酵母菌酿酒时,向原料中通入足够的空气,酵母菌的数量与酒精产量的变化是()
A、增多、增多
B、死亡、增多
C、死亡、不再产生
D、增多、不再产生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在有足够空气的情况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数量增多。但此时酵母菌主要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不再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所以酒精产量不再增加。
13.肉汤培养基由红色变为()色,即判断为染菌。
A、蓝
B、黄
C、绿
D、粉
正确答案:B
14.灭菌过程中存在着微生物的热死定律,其Nt表明经过实践t后残留的菌数,该数值一般为()
A、0.01
B、0.1
C、1
D、0.001
正确答案:D
15.微生物代谢的调节属于()
A、酶的调节
B、激素调节
C、基因调节
D、神经调节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微生物代谢的调节主要是通过酶来实现的。酶的调节包括酶活性的调节和酶合成的调节。酶活性的调节是通过改变酶分子的构象来调节酶的活性,从而影响代谢反应的速率;酶合成的调节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量来调节代谢途径的运行。神经调节主要是高等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机体生理活动的调节;激素调节是高等动物通过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对机体生理活动的调节;基因调节主要涉及基因的表达调控等,微生物代谢调节主要不是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