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工作流程
汇报人:文小库
2025-05-03
CATALOGUE
目录
01
预算编制体系
02
日常收支管理
03
成本控制模块
04
财务报告系统
05
审计与合规
06
系统与工具
01
预算编制体系
年度预算编制方法
年度预算编制方法
增量预算法
滚动预算法
零基预算法
弹性预算法
在上一年度预算基础上,根据本年度实际情况进行增减调整。
不依赖历史数据,从零开始制定本年度预算,更加灵活。
根据季度或月度预算滚动制定全年预算,更具动态性。
根据业务量变化调整预算,适用于不确定环境下的预算管理。
各部门提交初步预算草案,说明预算用途和金额。
提交预算草案
预算审批流程规范
财务部门对各部门预算进行审核,与相关部门沟通后进行修订。
预算审核与修订
预算草案经过管理层审批后,形成正式预算并下达执行。
预算审批
各部门按预算执行,如需调整需经过审批程序。
预算执行与调整
预算执行跟踪机制
定期预算分析
每月或每季度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及时发现偏差。
差异分析与控制
针对预算执行中的差异,进行深入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控制。
预算执行情况报告
定期向管理层报告预算执行情况,以便及时决策。
预算执行考核
将预算执行情况与部门或个人绩效挂钩,进行奖惩。
02
日常收支管理
收入确认与收款流程
收款流程规范
根据合同或协议约定的收入确认条件,及时、准确地确认销售收入,避免提前或滞后确认。
应收账款管理
销售收入确认
建立规范的收款流程,包括客户信用评估、收款方式选择、收款确认等环节,确保资金及时回笼。
加强对应收账款的跟踪和管理,及时催收欠款,减少坏账损失。
支出审批与付款控制
支出审批流程
建立完善的支出审批流程,明确审批权限和审批程序,确保支出合理、合规。
01
付款控制制度
制定严格的付款控制制度,包括付款审核、支付方式选择、付款执行等环节,防止资金滥用和误付。
02
预算执行监控
加强预算执行的监控和分析,及时发现和纠正预算执行中的偏差,确保预算目标的实现。
03
现金流动性监控
现金流量预测
定期进行现金流量预测,及时掌握资金状况,为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01
加强现金流入管理,优化收款流程,提高资金回笼速度。
02
现金流出控制
严格控制现金流出,合理安排资金支付,保持适度的现金储备。
03
现金流入管理
03
成本控制模块
采用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等,根据不同产品特性选择合适的核算方法。
根据生产工艺和成本构成,合理设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成本项目。
明确成本核算的具体流程,包括数据采集、成本核算、成本分摊和成本结转等环节。
建立完整的成本核算制度,规范成本核算行为,确保成本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成本核算标准体系
成本核算方法
成本项目设置
成本核算流程
成本核算制度
费用分析优化策略
将费用按照不同类别进行划分,如固定费用、变动费用和半变动费用等,针对不同类别采取不同的管理策略。
费用分类管理
根据历史数据和业务需求,制定合理的费用预算,并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控和分析。
针对不同费用项目,制定相应的优化措施,如降低采购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能耗等。
费用预算控制
对各项费用进行效益分析,识别并削减无效或低效的费用支出,提高费用使用效率。
费用效益分析
01
02
04
03
费用优化措施
成本考核指标
制定明确的成本考核指标,如成本降低率、成本利润率、成本费用率等,反映成本管控的效果。
成本考核奖惩机制
建立成本考核奖惩机制,对成本管控成绩优秀的部门或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对成本超支或浪费的行为进行惩罚。
成本考核方法
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成本指标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成本考核持续改进
通过对成本考核结果的反馈和分析,不断发现成本管理中的问题和不足,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持续提高成本管理水平。
成本考核评价机制
01
02
03
04
04
财务报告系统
月度报表编制规范
会计政策
遵循公司会计政策和会计准则,确保月度报表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01
报表体系
建立完善的月度报表体系,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
02
数据来源
明确报表数据来源,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03
编制流程
规定报表编制、审核、修改和提交的流程,确保报表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04
经营分析指标体系
包括盈利能力指标、偿债能力指标、运营效率指标等,全面反映公司财务状况。
财务指标
业务指标
关键指标
指标分析
根据公司业务特点设定的指标,如销售额、市场份额、客户满意度等。
根据公司战略目标确定的关键指标,如新产品开发数量、成本控制等。
对各项指标进行定期分析,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管理层汇报模板
汇报目的
明确汇报的目的和主题,突出重点内容。
01
汇报内容
包括财务和经营状况概述、主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