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AQI104-2020
饮用水处理装置用抗菌、防霉、抗病毒材料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饮用水处理装置用抗菌、防霉、抗病毒材料的范围、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具有抗菌、防霉、抗病毒功能,在饮用水处理装置中使用的材料。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
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040红外光谱分析方法通则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17219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
GB/T19466.1塑料差示扫量热法(DSC)第1部分:通则
GB/T19466.2塑料差示扫量热法(DSC)第2部分: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测定
GB/T19466.3塑料差示扫量热法(DSC)第3部分:熔融和结晶温度及热焓的测定
GB19489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GB21551.1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抗菌、除菌、净化功能通则
GB21551.2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抗菌除菌净化功能抗菌材料的特殊要求
ISO11358-1塑料——高聚物的热重分析法(TG)——第1部分:一般原则(Plastics-Thermogravimetry
(TG)ofpolymers-Part1:Generalprinciples)
3术语和定义
GB21551.1、GB21551.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抗病毒anti-virus
采用化学、物理等方法抑制病毒生长繁殖的过程。
3.2
抗病毒率anti-viralrate
规定试验条件下试验后试验组病毒浓度比对照组病毒浓度减少的百分比。
3.3
抗病毒材料anti-viralmaterials
具有杀灭病毒作用的塑料、织物、纤维或其他物质。
3.4
耐久性durability
材料经过寿命试验后,其抗菌、防霉、抗病毒性能的衰减情况。
4技术要求
3
T/CAQI104-2020
4.1卫生安全性
饮用水处理装置用抗菌、防霉、抗病毒材料应符合GB/T17219的要求。
4.2材料溯源性
材料应具有可追溯性,依据附录A确定可追溯性。
4.3抗菌、防霉、抗病毒
4.3.1抗菌
抗菌率应不小于90.0%(抗菌对数值不小于1.0)。
4.3.2防霉
防霉等级应为1级或0级。
4.3.3抗病毒
抗病毒率应不小于90.0%(抗病毒对数值不小于1.0)。
4.4耐久性
4.4.1经耐久试验后,抗菌率应不小于90.0%(抗菌对数值不小于1.0)。
4.4.2经耐久试验后,防霉等级应为1级或0级。
4.4.3经耐久试验后,抗病毒率应不小于80.0%。
5试验方法
5.1试验条件
5.1.1试验用水
除非另有说明,所用水为GB/T6682中规定的三级及以上用水。
5.1.2试验样品预处理
试验样品预处理方式根据材料不同,可选择紫外照射30min、无菌水冲洗、75%酒精浸泡1min后无菌水
冲洗、高压蒸汽灭菌(121℃,20min或115℃,30min)、间隙蒸汽灭菌或其他适用的灭菌方式,以达到材料
初始状态为无菌状态的目的,但不得影响其抗菌、防霉、抗病毒性能和干扰试验结果,并在报告中注明所使用
的预处理方法。
试验应在新样品上进行,不得重复使用试验过的样品。
5.2卫生安全性
按照GB/T17219的相关方法试验。
5.3材料溯源性
对有机材料进行红外光谱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