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极地船舶生活污水智能安全处理技术研究.pdf
文件大小:5.86 MB
总页数:117 页
更新时间:2025-05-26
总字数:约15.06万字
文档摘要

极地船舶生活污水智能安全处理技术研究

摘要

二十世纪中叶以来,世界各国对于极地的探索愈发频繁。与此同时,国际海事组

织制定的船舶污水排放标准也在不断提高。为使极地科考船排放的生活污水满足国际

海事组织(IMO)标准,本研究设计改进了一个能在极地环境下保持高效的极地船舶生

活污水工程样机并装配智能控制系统,通过连续流试验对其脱氮除碳性能进行探究。

3

极地新型船舶MBR样机有效容积1.862m,设计处理量为35位船员每天所产生的

废水,实际水力停留时间(HRT)为HRT+HRT=7+3h,实际处理量可以达到65人产生

12

的污水量。对控制系统进行改进,通过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程序对液位子系统、

温控子系统、生物安全防控子系统等进行调控。

利用样机对科技园区真实生活污水进行连续流试验,探究不同HRT梯度和温度梯

度下的运行性能。结果表明,通过连续流试验,样机脱碳除碳性能最佳时水力停留时

间为HRT+HRT=7+3h,最佳运行温度为T22℃,化学需氧量(COD)和总氮(TN)的平

12

均出水浓度达到57.8mg/L和7.75mg/L。样机的脱氮效果对温度变化非常敏感,温度过

低会影响样机脱氮除碳效果,当温度下降到15℃这个临界点后,出水开始超标。为了

保持稳定的处理效果,利用PID控制精准调控样机温度,使样机在预设温度下稳定运

行,此外,还发现在低温环境中厌氧膜区,生物膜的脱氮效率会增强,由2%上升到

5%,对极端环境下系统效率起到保障作用。利用扫描电镜对反应器中膜组件表面进行

显微分析,发现选择合适的运行温度和HRT对缓解膜污染,保持高膜通量至关重要。

通过生物群落分析揭示不同运行工况下活性污泥菌群分布情况。出水采用紫外-投药-光

催化联合消毒,并达到IMO排放标准,排气采用光催化-排气滤芯消毒,并达到了国家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20),生物安全防控有效杜绝病毒在密闭空间的传播。

最后利用BP神经网络对样机出水水质进行预测,搭建BP-PID智能调控系统平台

对出水水质的调控进行仿真测试,异常情况下系统可生成智能调控预案,能够通过前

馈优化调控温度、HRT等运行参数调整出水水质,同时能够快速启动相应的控制模块。

对比传统PID调控,其响应迅速、缓冲时间短、调控扰动量小、几乎不存在超调情况,

可以很好的适应复杂的工艺运行系统,对极地新型船舶膜生物反应器(MBR)样机在极

地复杂条件下保持高效处理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膜生物反应器;脱氮除碳;生物群落分析;自动控制系统;低温运行

极地船舶生活污水智能安全处理技术研究

ABSTRACT

Sincethemiddleofthetwentiethcentury,theworldhasbeenexploringthepolarregions

moreandmorefrequently.Atthesametime,theshipeffluentdischargestandardssetbythe

InternationalMaritimeOrganization(IMO)havebeenincreasing.Inordertomakethedomestic

sewagedischargedfrompolarresearchvesselsmeettheIMOstandards,apolarshipMBR

engineeringprototypethatcanmaintainhighremovalefficiencyinpolarenvironmentis

designedandimproved,and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