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育肥猪的饲养管理汇报人:文小库2025-05-08
目录CONTENTS01饲养环境管理02日粮营养调控03日常操作规范04健康管理要点05生产记录体系06现代技术应用
01饲养环境管理
栏舍设计标准栏舍面积肥育猪的栏舍面积应该适中,确保猪只能自由活动且不过于拥挤。01栏舍应设有良好的通风设施,以保持空气新鲜,排除氨气、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02采光与遮阳自然光照明足够,同时避免阳光直射猪体,造成猪只体温升高和应激。03通风与换气
温湿度控制要求猪舍内温度应保持在适宜范围内,通常肥育猪适宜的温度为18-22摄氏度。温度调控湿度过高易引发猪只皮肤病和呼吸道疾病,应保持适宜的湿度,一般控制在60%-80%。湿度调节
卫生消毒流程01日常卫生每天清理猪舍,保持猪体清洁卫生,及时更换垫料,保持栏舍干燥。02定期消毒栏舍、食槽、饮水器等饲养工具要定期消毒,以杀灭病原微生物,预防疾病发生。
02日粮营养调控
育肥阶段营养需求能量需求育肥猪需要高能量饲料以快速增重,饲料中应含有足够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物质和维生素需求满足猪对矿物质如钙、磷以及维生素的需求,以保证骨骼和整体健康。蛋白质需求育肥猪需要高质量的蛋白质,尤其是必需氨基酸,以促进肌肉生长。纤维含量适当的纤维含量有助于消化和肠道健康,但过高会影响营养吸收。
饲料配方设计原则饲料配方设计原则原料选择与搭配饲料添加剂的使用饲料加工与调制成本控制选择高质量的饲料原料,并合理搭配以实现全面营养。注意饲料的粉碎粒度和混合均匀度,确保猪能够充分消化和吸收。合理使用添加剂如酶制剂、抗生素替代品等,提高饲料利用率和猪的健康水平。在满足营养需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饲料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饲喂方法与频次自由采食与限制饲喂根据猪的体重和生长阶段,采取自由采食或限制饲喂的方式。湿喂与干喂湿喂有助于提高饲料的消化率,但需注意饲料的卫生和保存;干喂则更便于管理和减少浪费。饲喂次数与时间根据猪的生理特点和采食习性,合理安排饲喂次数和时间,确保猪能够充分采食。饮水管理保证猪随时能够喝到清洁的饮水,有助于提高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
03日常操作规范
分群管理策略将体重相近的猪放在同一栏内,避免大欺小、强欺弱。按体重分群公猪和母猪应分开饲养,以减少相互打斗和不必要的繁殖。按性别分群病猪、弱猪需单独隔离饲养,以防止疾病传播。按健康状况分群
饲养密度控制合理设置猪栏面积保证每头猪有足够的活动空间,避免过于拥挤。01适宜的环境条件保持猪舍内空气流通、温度适宜、湿度适中,以提高猪的舒适度。02及时调整饲养密度随着猪的生长和个体差异,需适时调整饲养密度,确保猪只健康成长。03
行为观察记录观察猪的采食情况记录猪的采食量、剩料量,以便调整饲料配方和投喂量。01注意猪的精神状态、活动量和休息情况,及时发现异常行为。02观察猪的排泄物通过观察猪的粪便形状、颜色等,判断猪的消化状况和健康状况。03观察猪的活动状态
04健康管理要点
疾病预防方案疫苗接种按计划进行猪瘟、猪丹毒、口蹄疫等疫苗的接种,确保猪只免疫力。驱虫管理定期驱虫,根据猪场实际情况选择驱虫药物和驱虫时间。饲料卫生保证饲料清洁、卫生,防止饲料霉变和受到污染。环境卫生保持猪舍清洁、干燥,定期进行消毒,减少病原微生物的滋生。
呼吸道疾病发现猪只出现呼吸道症状,及时隔离治疗,避免疾病传播。消化道疾病对猪只的饲养管理进行排查,找出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皮肤病对皮肤病猪只进行及时治疗,防止疾病扩散和恶化。传染病一旦发现传染病,要立即隔离病猪,对猪舍、用具等进行彻底消毒。常见病处置措施
按品种、体重、强弱等进行合理分群,减少猪只之间的争斗和应激。保持饲养环境的稳定,避免突然更换饲料、饮水、温度等。在运输过程中保持猪只的舒适和安静,避免过度拥挤和惊吓。对于需要特殊处理的猪只,如去势、打耳标等,要采取适当的保定和麻醉措施,减轻猪只的应激反应。应激反应控制合理分群饲养管理运输管理特殊处理
05生产记录体系
生长性能监测体重监测定期测量猪只的体重,追踪生长曲线,评估饲养效果。01计算猪只摄入饲料与体重增长的比例,评估饲料利用效率。02健康状况检查观察猪只的精神状态、皮肤、毛发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03饲料转化率
饲料成本统计饲料用量记录准确记录每种饲料的用量,统计总饲料消耗。01饲料价格统计了解各类饲料的市场价格,计算饲料成本。02饲料配方调整根据市场变化和猪只生长阶段,适时调整饲料配方,降低成本。03
比较不同批次猪只的生长性能,找出优异品种和饲养方法。生长性能对比分析对比不同时期的饲料成本,找出成本变化的原因,优化饲料配比。饲料成本对比分析综合考虑生长性能与饲料成本,评估猪育肥的整体经济效益。经济效益分析数据对比分析
06现代技术应用
自动化喂料系统可以实现定时、定量、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