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氯甲烷的特性及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
特别警示
可疑人类致癌物。受热可产生剧毒的光气。理
化特性
无色透亮液体,极易挥发,有特别香甜味。微溶于水,混溶于醇、醚、石油醚、四氯化碳、苯和挥发油。分子量119.38,熔点
-63.5℃,沸点61.3℃,相对密度(水=1)1.50,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4.12,临界压力5.47MPa,临界温度263.4℃,饱和蒸气压21.3kPa(20℃),折射率1.4476。
主要用途:主要用于有机合成、溶剂及麻醉剂等。危
害信息
【燃烧和爆炸危急性】
一般不燃,但长期暴露于明火和高温环境下也能燃烧。
【活性反响】
与明火或灼热的物体接触时产生剧毒的光气、氯化氢和一氧化碳。
【安康危害】
能快速经肺吸取,也能经消化道和皮肤吸取。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麻醉作用,对心、肝、肾有损害。可经乳汁和胎盘影响子代。具有较高的胚胎毒性和轻度致畸性。
职业接触限值:PC-TWA(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mg/m3):20。IARC:可疑人类致癌物。
安全措施
【一般要求】
操作人员必需经过特地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娴熟把握操作技能,具备应急处置学问。
生产三氯甲烷和大量使用三氯甲烷作为原料生产单位,现场反应、水洗、冷却、枯燥、冷凝过程应密封,封闭作业场所应全面通风;防止三氯甲烷及其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在有三氯甲烷存在或使用三氯甲烷的场所,设置三氯甲烷检测报警仪,并
与应急通风联锁;少量使用三氯甲烷时,应在通风橱〔柜〕内进行操作;制止接触高温顺明火。配备两套以上重型防护服。供给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储罐等容器和设备应设置液位计、温度计,并应装有液位、温度远传记录和报警功能的安全装置。
避开直接接触三氯甲烷,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穿防静电工作服。戴乳胶手套。工作现场制止吸烟。工作毕,沐浴更衣。留意个人清洁卫生。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佩戴空气呼吸器,穿化学安全防护服。
避开与强氧化剂、碱类、铝接触。
生产、储存区域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存在三氯甲烷蒸气的场所的管沟应充砂。
【特别要求】
【操作安全】
〔1〕三氯甲烷挥发性极深,在大量存在三氯甲烷的区域或使用三氯甲烷作业的人员,应配备便携式三氯甲烷检测报警仪,并落实人员治理,使三氯甲烷检测仪及防护装置处于备用状态。
〔2〕作业环境应设立风向标。
〔3〕供气装置的空气压缩机应置于年主导风向的上风向。
〔4〕重点检测区应设置醒目的标志、三氯甲烷检测仪、报警器及排风扇;在可能发生三氯甲烷中毒的主要出入口应设置醒目的
中文危急危害因素告知牌,在作业的场所应设置醒目的中文警示标志。
〔5〕生产设备的清洗污水及生产车间内部地坪的冲洗水须收入应急池,经处理合格后才可排放。
【储存安全】
〔1〕储存于阴凉、枯燥、通风优良的专用库房内,仓库房温度不超过35℃,相对湿度不超过85%。应与碱类、铝、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存区应备有适宜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2〕三氯甲烷储罐区设置围堰,地面进展防渗透处理,并配备倒装罐或储液池。
〔3〕定期检查三氯甲烷的储罐、槽车、阀门和泵等,防止滴漏。
【运输安全】
〔1〕运输车辆应有危急货物运输标志、安装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未通过公安机关批准,运输车辆不得进入危急化学品运输车辆限制通行的区域。
〔2〕三氯甲烷应用专用槽车运输。用其他包装容器运输时,容器须用盖密封。运输车辆应符合符合消防安全要求〔阻火器、危急品标志牌、静电导链〕,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运输车辆进入厂区,坚持安全车速。严禁与碱类、碱金属、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防雨淋、防高温。大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
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3〕输送三氯甲烷溶液的管道不应靠近热源敷设;管道承受地上敷设时,应在人员活动较多和易遭车辆、外来物撞击的地段,承受保护措施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三氯甲烷管道架空敷设时,管道应敷设在非燃烧体的支架或栈桥上。在已敷设的三氯甲烷管道下面,不得修建与三氯甲烷管道无关的建筑物和堆放易燃物品;三氯甲烷管道外壁颜色、标志应执行《工业管道的根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GB7231〕的规定。
应急处置原则
【急救措施】
吸入:快速脱离现场至空气颖处。坚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氧。如呼吸停顿,马上进展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皮肤接触:马上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淌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马上提起眼睑,用大量流淌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
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需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