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15
《现代化工导论》
课程教案
一、课程性质与适用专业
化工导论课程是为化工类及相近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了解现代化工概貌及其工程与技术基础的概述性课程。课程系统介绍了化工的传统领域及新兴领域的基础知识、典型生产过程及发展的方向,包括了无机化工、石油炼制与石油化工、高分子化工、天然气化工与煤化工、化学工程与工艺的学科基础、精细化工、生物化工和环境化工等章节。此外还对现代化工的发展趋势以及化学工程师的人才培养规格等内容作了简要介绍。
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了解化工导论的课程性质、作用、要求和内容构成等;使化工专业低年级的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化工专业的各个领域,并对化工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与作用有一定的认识,同时对化工高等本科教育的学科体系和工程师的培养规格有基本了解。
三、使用教材及教学参考书目
1.使用教材
《现代化工导论》,王成扬、张毅民、唐韶坤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22年。
2.教学参考书
(1)《现代化工导论》,李淑芬、王成杨、张毅民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16年2月第3版;
(2)《化工新材料概论》,汪怀远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年5月;
(3)《化工概论》,戴猷元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年1月第2版。
四、考核方式
本课程为考查课,考核方式采取平时考查与期末考试相结合。平时成绩占40%,期末考试成绩(开卷)占60%的方式进行综合考核。在平时成绩中,出勤、课堂提问、课堂纪律等占40%,课后作业占30%,课后拓展占30%。另外,课程思政育人成效考核融入上述过程考核和期末考核中。
五、授课类型
采用讲授、分组讨论、课堂练习,多媒体演示等教学方法和手段。
六、教学重点
(1)无机化工
(2)石油炼制与石油化工
(3)高分子材料典型工艺
(4)天然气化工和煤化工
(5)精细化工
(6)生物化工
(7)环境化工
七、教学手段
传统讲授+多媒体讲授+手绘示范
八、教学内容
详见各章节具体内容
九、思考题或作业练习
详见每章节课后布置
十、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1)教学理念更新:实施模块的、弹性的、多层次教育、突破传统观念和传统模式、传统内容和方法。
(2)教材内容合理:在讲授过程中注意基于教材并高于教材的把控,以“够用、适用、实用”为原则,精选理论内容,力求做到深入浅出,循序渐进,理论联系实际,为学生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3)教学形式新颖:采用深入浅出,亲自示范并指导个人的教学形式,并相互参与讨论与学习,交流经验。
第一章 化工概述与发展史
一、教学目的
(1)掌握化工的含义及化学工业的分类。(2)理解化学工业原料、生产方法和产品的多样性与复杂性。(3)了解化工学科体系、化工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以及了解化学工业发展史。
二、教学内容
(1)导语
(2)化工专业的学科背景
(3)化工学科体系
(4)化工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5)化学工业的特点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化学工业原料和化工的特点。
难点:化工学科体系。
四、教学方法
讲授+教师演示+讨论
五、教授学时
2学时
一、导语
1.《现代化工导论》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培养计划中专业选修课程之一
是本科学习中第一门专业理论课。
2.课程内容
系统介绍了化工的传统领域及新兴领域的基础知识、典型生产过程及发展的方向,包括了无机化工、石油炼制与石油化工、高分子化工、天然气化工与煤化工、化学工程与工艺的学科基础、精细化工、生物化工和环境化工等章节。此外还对现代化工的发展趋势以及化学工程师的人才培养规格等内容作了简要介绍
3.课程目标
了解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专业定位、主要研究内容、培养目标、就业方向。增进对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和化工领域的认识,了解化工的传统领域及新兴领域的基础知识、典型生产过程及发展方向,激发对化工专业的学习兴趣。通过对典型化工案例的分析,以培养分析和解决化工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对化工学科的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同时扩展学生的视野。尽快实现高中生活向大学生活的转变。
二、化工专业的学科背景
1.“化工的多重含义”
五种含义具体指什么?
它们之间的关系?
2.化学工程与工艺的专业归属
学科门类:
专业类:
专业:
3.化学工程与工艺的学科溯源
一级学科:
二级学科:
4.化工学科的特点
化学工程与技术:
(1)研究对象的范畴宽
(2)研究对象的尺度多
(3)研究对象具有多样性
三、化工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为化工提供支撑的学科:
化工所支撑的学科:
四、化工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化学工程的作用举例--化工与航空航天
燃料燃烧-为发动机提供动力
燃料燃烧
-为发动机提供动力
换热技术
-为发动机降温。
化学工程的作用举例--化工与制药
化学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