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国企采购管理制度.pptx
文件大小:4.15 MB
总页数:27 页
更新时间:2025-05-26
总字数:约2.88千字
文档摘要

国企采购管理制度

演讲人:

日期:

未找到bdjson

目录

CATALOGUE

01

总则与制度框架

02

采购组织架构

03

采购流程规范

04

供应商管理体系

05

合同与履约管理

06

监督与责任追究

01

总则与制度框架

制度目标与适用范围

制度目标

规范国企采购行为,提高采购效率和质量,保障国企资金安全和有效使用,促进国企健康发展。

01

适用范围

国企采购活动,包括物资采购、工程采购和服务采购等。

02

公开、公平、公正、竞争、择优、诚信、效益。

基本原则

国家法律法规、政策文件以及国企内部管理制度。

政策依据

基本原则与政策依据

管理职责与权限划分

采购管理部门

负责制定采购管理制度、采购计划、监督采购执行,以及处理采购投诉等。

01

采购需求部门

负责提出采购需求、参与采购过程、验收货物或服务等。

02

监督部门

负责对采购活动进行全程监督,确保采购活动合法合规、公开透明。

03

02

采购组织架构

决策机构设置

采购评审委员会

由企业高层领导组成,负责制定采购战略、审批采购计划和重要采购事项。

相关部门代表

采购领导小组

负责采购项目的评审、选择供应商和采购价格的确定。

参与采购决策过程,提供专业意见和建议。

执行部门职能

执行部门职能

采购部门

质量部门

技术部门

财务部门

负责采购计划的制定、执行和采购流程的组织实施,以及供应商的开发、管理和维护。

负责技术规格和标准的制定,参与技术评审和谈判,确保采购产品符合技术要求。

负责质量检验和质量控制,确保采购产品符合质量标准。

负责采购资金的预算、支付和核算,确保采购资金安全和合理使用。

通过内部审计、纪检监察等方式,对采购活动进行全程监督,确保采购活动合规、高效、透明。

内部监督

监督机制构成

邀请第三方专业机构或公众代表参与采购过程,增加采购活动的公开性和透明度,防止腐败和不当行为的发生。

外部监督

03

采购流程规范

计划编制与审批程序

需求部门提出采购申请

需求部门根据实际需要,填写采购申请表格,说明采购物品、数量、预算、需求时间等信息。

采购部门审核汇总

审批通过后组织实施

采购部门对各部门采购申请进行审核,汇总成采购计划,并提交给上级审批。

采购计划审批通过后,采购部门按照计划进行采购,确保采购物品的质量、数量和交货期。

1

2

3

适用于采购金额较大、市场竞争激烈的物品,通过公开招标程序,选择优质供应商。

适用于采购金额较大,但供应商数量有限或需要特定技术或服务的物品,邀请符合条件的供应商参与投标。

适用于采购金额较小,但需要快速找到合适供应商的情况,通过与多家供应商进行谈判,选择最优供应商。

适用于采购金额较小,且市场上有多家供应商的情况,通过询价比较,选择价格合理的供应商。

采购方式选择标准

公开招标

邀请招标

竞争性谈判

询价采购

开标评标操作细则

开标评标操作细则

开标准备

评标流程

开标过程

评标结果公示

采购部门在开标前,需对投标文件进行密封性检查,确保投标文件的完整性和保密性。

开标时,需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时间,公开唱标,并记录开标过程,确保公开、公正、公平。

评标委员会根据招标文件规定的评标标准和方法,对投标文件进行评审,确定中标供应商。

评标结果需进行公示,接受监督和质疑,确保采购过程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04

供应商管理体系

供应商准入条件

资质审查

对潜在供应商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查,确保其具备合法的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质量认证等证书。

02

04

03

01

财务状况

评估供应商的财务状况,确保其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和财务稳定性来履行采购合同。

质量保证能力

评估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和产品质量保证能力,确保其能够稳定提供符合要求的产品。

交货能力

评估供应商的交货能力和交货速度,确保其能够按照合同要求及时交付货物。

动态评价与分级规则

评价标准

根据供应商的交货质量、交货期、价格、服务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分级方法

根据评价结果将供应商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如优秀、良好、一般、较差等。

激励与约束

对不同等级的供应商采取不同的激励和约束措施,如增加采购份额、优先付款、缩短验收期等。

动态调整

根据供应商的实际情况和市场变化,动态调整其等级和合作策略。

黑名单退出机制

违规记录

记录供应商在合作过程中的违规行为,如质量不合格、交货期延误等。

01

判定标准

根据违规行为的严重程度和频率,制定判定供应商是否被列入黑名单的标准。

02

黑名单管理

对列入黑名单的供应商进行严格的限制和禁止合作,直至其整改并符合要求。

03

退出机制

对黑名单中的供应商设定一定的观察期和整改期,若其表现良好,可以解除黑名单限制,重新成为合格供应商。

04

05

合同与履约管理

合同签订流程规范

合同准备

签订正式合同

评审和审批

合同归档和备案

确定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