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教案.docx
文件大小:214.21 KB
总页数:8 页
更新时间:2025-05-26
总字数:约2.93千字
文档摘要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课程教案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教案

课程介绍: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多现任的梦想已经或正在逐步变成现实。这是很令人欢欣鼓舞的。但人类在20世纪中叶开始了一场新的觉醒,那就是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残酷的现实告诉人们,人类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物质享受的增加,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环境与资源换取得来。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酸雨蔓延、全球气候变化、臭氧层出现空洞等,正是由于人类在发展中对自然环境采取了不公正、不友好的态度和做法的结果。而环境与资源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障,正通过上述种种问题对人类进行着报复。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人类正遭受这严重环境问题的威胁和危害。这种威胁和危害关系到当今人类的健康、生存和发展,更危及地球的命运和人类的前途。中国生产的发展、人口的增加使环境问题十分突出,其影响已超出了中国。因此,不但引起了国内的高度重视,也引起了国际上的关注。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人类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也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只有当其基本思想和概念为人类都了解和掌握时,人类才能保护好环境,并保证自身的持续发展。

为了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起根本作用也是最迫切需要的,是全人类的觉醒和一致行动。从高层的决策人物到普通的老百姓,从工、农、商、学、兵等各个领域,尤其是青年的下一代,他们将是未来世界的主人,他们的意识、伦理、知识、信念,都将极大程度的决定世界的未来。

第一篇当代资源、生态与环境问题

第一章资源短缺

第一节水资源

一、全球淡水资源形势

水资源为题在全世界引起广泛重视,主要是20世界后半叶许多国家用水量急剧上升,一些地区出现水危机,引起世界有关组织对水资源为题及其影响的重视与探讨。为此联合国在1977年召开世界水会议,把水资源问题提高到全球的战略高度考虑。但随着人口膨胀、工业发展、城市化、集约农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的改善,水的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

1、水资源有限

在全球水资源中,海洋总储水量为13.38亿km3,占全球总水量的97.5%;南极、北极和高山地区冰川积雪的储水量约0.24亿km3,占1.74%;全球地下水约0.23亿km3,占1.69%;存在于陆地河流、湖泊、沼泽等地表水体中的水约50.6万km3,占0.037%;其中全球淡水仅占总水量的2.53%,这些淡水有77.2%分布在南北极,22.4%分布在很难开发的地下深处,仅有0.4%的淡水可供人类维持生命。

2、水资源分布不均

水是一种具有波动性的能源,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不均很难测量。空间上,世界各大洲的自然条件不同,降水、径流和水资源概况差异较大。由表1可知,世界河流平均年径流量为468500亿m3,其中亚洲的径流量最大,占30.76%;其次是南美,占25.1%;南极洲最小,只占4.93%·各大陆水资源分布都是不均匀的:一方面欧洲和亚洲集中了世界上72.19%的人口,而仅拥有河流径流量的37.61%:另一方面,南美人口占全球的5.89%却拥有世界河流径流量的25.1%。

3水资源量的日益短缺和匮乏

(1)许多河流面临枯竭。

(2)许多河流受到污染。

(3)全球气候变化引发一些地区的水文异常。

4.水资源短缺的现实与目前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方式密切相关。

二、中国水资源短缺形势分析

1.我国水资源的特点

我国水资源的特点概括起来为“五多五少”,即总量多、人均少,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夏秋多、冬春少;山区多,平原少。

2.中国农业缺水状况

1980年农业用水占全国总用水量的83.4%,而到了1999年则下降为69.2%,而且这一趋势仍在持续。据估计,到2030年,我国人口达到16亿高峰时,全国用水量将增加到8×10m,农业用水的比重将下降到52%。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用水占全国用水总量的2/3左右。目前全国有效灌溉面积约为0.481亿h㎡,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51.2%,近一半的耕地得不到灌溉,其中位于北方的无灌溉耕地约占72%。河北、山东和河南缺水最为严重:西北地区缺水量也不少,而且区域内大部分为黄土高原,人烟稀少,改善灌溉系统的难度较大;宁夏、内蒙古的沿黄灌区以及汉中盆地、河西走廊一带,则急需扩大灌溉面积。中国农业用水的利用效率不高,仅为40%,远低于发达国家的80%,粗放式的用水方式导致水资源更为紧张。

3.中国城市缺水状况

全国600多座城市中有400多座供水不足,110多座城市严重缺水;在32个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中,有30个长期受缺水困扰。在46个重点城市中,有45.6%水质较差,14个沿海开放城市中,有9个严重缺水。北京、天津、青岛、大连等城市缺水最为严重;地处水乡的上海、苏州、无锡、重庆等出现水质型缺水。

4.中国西北地区严重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