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故事代替道理:《为什么要预习功课》.docx
文件大小:14.43 KB
总页数:8 页
更新时间:2025-05-26
总字数:约1.42千字
文档摘要

故事代替道理:《为什么要预习功课》

在神秘而祥和的森林里,坐落着一个美丽的动物小镇。

小镇里有一对双胞胎小鹿,哥哥叫斑斑,弟弟叫布布。

两只小鹿自从出生起就一直形影不离,它们不仅是好兄弟,更是好朋友。

现在,它们又变成同班同学了,然而斑斑和布布的学习态度却截然不同。

斑斑对学习充满热情,每天晚上回家后,它都会认真复习巩固当天的学习内容并预习第二天要学习的课本内容。

预习语文时,它会认真阅读课文,把生字词圈出来,最后通过查阅资料将疑惑的点理解透;预习数学时,它会先看看课本上的例题,再尝试着自己做一遍,遇到难题就做好标记,第二天带着问题去上课。

布布则完全相反,它觉得每天在学校上课就已经够累了,回家当然得好好休息一下了。

每次放学后,它不是和小伙伴们在森林里追逐打闹,就是窝在沙发上看动画片。

斑斑提醒它:“弟弟,你要不要和我一起预习明天要学的内容?这样明天听课的时候会更轻松易懂哦。”

布布不以为然道:“有什么好预习的,老师明天上课的时候不也会讲吗?我明天好好听课也是一样的,我才舍不得浪费我自己的休息时间呢。”

斑斑看着布布懒洋洋的样子,知道布布是听不进去自己说的话的,便没有再多说什么。

一年级的课都很简单,布布只要好好听课就能听懂老师讲的内容,它也更加确信不预习也是一样的。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习内容越来越难了。

语文课,不仅仅只是认识理解字词的含义,还新增了诗词古文。

斑斑因为提前预习,查阅资料,早已对诗词的背景有了初步了解,它跟随着老师的思路,很快就掌握了重点。

布布却因为没有提前预习准备,听得一头雾水,完全跟不上老师的节奏。

老师提问时,斑斑自信地举起手,将诗词的意境和诗人的心境分析得头头是道,而布布只能低着头,躲避老师的目光,生怕被老师点名回答问题。

数学课的难度更是直线上升,不再局限于简单的加减法了。

斑斑在预习时就尝试着做过相关题目,课堂上老师讲解的解题方法,它一点就通,老师布置的课堂练习也能轻松搞定。

布布却被题目中的各种条件绕得晕头转向,看着课本上密密麻麻的数字和文字,它完全不知道从何下手。

好不容易熬到放学了,布布的心情糟糕透了,它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狼狈过。

晚上回到家,布布不再像以往一样疯玩,它静静地挨着斑斑坐着,欲言又止。

斑斑很了解布布,它知道布布肯定有话要说,只是碍于面子不好意思说呢。

于是斑斑率先打破沉默,轻声问道:“弟弟,今天怎么啦?看起来心情不太好。”

布布犹豫了一下,红着脸说:“哥哥,我今天上课好难受,好多东西都听不懂,你可以帮帮我,教我怎么复习和预习吗?”

斑斑温和地看着布布,笑着说:“弟弟,哥哥当然很愿意教你了。我很早以前就跟你说过预习的事,你可能没放在心上。我很高兴你有困难知道寻求帮助,而不是得过且过。”

布布低下头,懊悔地说:“我知道错了,哥哥,我会好好向你学习的。”

斑斑笑着点头:“嗯!以后每天放学后,我们一起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从那以后,每天晚上,森林里的小屋里都能看到两只小鹿认真学习的身影。

布布慢慢养成了预习的好习惯,课堂上,它不再是只会躲避老师目光的小鹿了。

在学校上完课,大多数老师都会留下课堂作业,小朋友们只要认真完成作业,复习任务也就完成了。

但预习任务却是很容易被忽略的,预习不像复习,只要完成的好就能得到老师的批改和评价,所以小朋友很难感受到预习的反馈,从而逐渐失去积极性。但长此以往,忽视预习会让孩子在课堂上陷入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