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代替道理:《磨刀不误砍柴工》
在一片茂密的森林边缘的伐木工厂,来了两个新的伐木工人,大力和大壮。
大力是个勤奋努力的年轻人,他认为只要自己足够努力,就能过上好日子。
于是他来工厂前就给自己制定了严格的计划,每天至少要砍15棵树。
接下来的日子,他每天天还没亮就扛着斧子进入了森林,从早到晚不停地挥动着斧子。
哪怕累得气喘吁吁,手臂酸痛,他也咬牙坚持,一刻也不曾停歇。
大壮也有给自己定了个目标,每天按时起床,按时吃饭,按时工作,至于结果就顺其自然。
虽然他每天和大力同一时间开始工作,但与大力不同的是,每当他感觉砍伐费力,手臂酸痛时,他都会坐下来休息片刻,喝口水,吃点干粮,还会趁机磨一磨斧子。
第一天结束了,大力完成了自己砍15棵树的目标,而大壮却只砍了12棵树。
大力内心得意极了,他觉得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回报,他还以此提醒大壮,如果大壮没有浪费时间休息,肯定也能多砍几棵树了。
大壮只是笑笑,没有多说什么。
第二天,大力发现自己越来越吃力,动作也越来越慢,仿佛每一下砍伐都即将耗尽他全身的力气一样。反观大壮,仍然保持着昨天的状态,没有丝毫倦意。
这一天结束,清点数量时,大力只砍了13棵树,而大壮砍的树数量仍然是12棵,两人砍伐的数量几乎一模一样。
接下来的几天,大力每天早上都是拖着沉重疲乏的身体走进森林的。
他的手臂酸痛得厉害,甚至挥动斧子的时候手都在微微颤抖。
他的进度变得越来越慢,最多的一天也只砍了10棵树。
而大壮依旧像第一天刚来时一样,有条不紊地工作着,合理地休息和打磨斧子。
而他每天砍树的数量最少也是12棵。
大力感到十分困惑和沮丧,“为什么我每天如此拼命努力,结果却不如大壮呢?”
他认为,大壮一定是有什么独门秘方,消除手臂酸痛的问题。
终于,在又一天疲惫不堪的工作结束后,大力再也忍不住心中的疑惑,走到大壮面前,一脸愁容地说:“大壮,我实在想不明白,我明明比你更努力,工作的时间更长,可我砍树的数量却越来越少。你老实告诉我,你是不是有什么秘诀,能让手臂不那么酸痛?”
大壮看着大力,温和地笑了笑,说道:“大力,哪有什么秘诀啊。我们砍树,身体是本钱,累了就休息,这不是偷懒,是为了让自己有更好的状态继续工作。斧子是我们伐木工的吃饭家伙,更是我们的伙伴,它也需要打磨休息,才能保持锋利,砍伐起来更省力,效率更高。你一直不休息,身体吃不消,斧子也钝了,你只要把花在砍树上的力气用在磨斧子上,问题就都解决了。”
大力听后,若有所思,他回想起曾经听说过的一句话,磨刀不误砍柴工”,恍然大悟,他太过执着于既定目标,而忽略了结合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这才导致了现在这事倍功半的结果。
从那之后,大力不再盲目地追求砍树的数量,而是开始学习大壮的方式。
他会给自己留出适当的休息时间,在感到疲惫的时候,就坐在树荫下,喝口水,吃点东西,顺便磨一磨斧子。
他惊奇地发现,他的身体不再像以前那样疲惫不堪,手臂的酸痛感也渐渐消失了。
而斧子经过打磨后,更加锋利,在砍树时,也变得更加得心应手,更加省力了。
他每天砍树的时间看似减少了,但效率却大大提高了。
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要懂得劳逸结合,合理安排时间。
适当的休息不是浪费时间,而是为了更好地前行。
计划是为了协助我们更好地完成目标,而不是衡量我们是否努力的唯一标准。
累了、倦了就休息,即使偶尔偏离计划的轨道,也不必焦虑,只有找回属于自己的节奏,才能走得更稳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