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常用急救技术课件.pptx
文件大小:8.66 MB
总页数:28 页
更新时间:2025-05-26
总字数:约3.31千字
文档摘要

常用急救技术课件

有限公司

汇报人:XX

目录

急救技术概述

01

创伤急救处理

03

急救设备与药品

05

基础生命支持

02

常见急症应对

04

急救操作演示

06

急救技术概述

01

急救技术定义

急救技术是指在紧急情况下,为挽救生命、减轻伤害而采取的一系列紧急医疗措施。

急救技术的含义

01

急救技术按应用场合和技能复杂度分为初级生命支持、高级生命支持和灾难急救等类别。

急救技术的分类

02

急救技术的重要性

在心脏骤停等紧急情况下,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提高生存率

恰当的急救处理能减轻伤害程度,帮助患者更快地恢复健康。

缩短恢复时间

正确的急救技术可以防止受伤者出现严重的并发症,为后续治疗创造良好条件。

减少并发症

急救技术的分类

包括心肺复苏(CPR)和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是急救中最基本且关键的技能。

基础生命支持技术

包括识别中毒症状、使用解毒剂和进行催吐等措施,是处理中毒事件的重要急救技术。

中毒与药物过量处理

涉及止血、包扎、固定骨折和处理烧伤等,是处理外伤时必须掌握的急救方法。

创伤急救技术

涵盖热射病、冻伤、溺水等与特定环境相关的紧急情况处理,是户外活动或特定工作环境中的必备技能。

环境相关急救

01

02

03

04

基础生命支持

02

心肺复苏术(CPR)

CPR包括胸外按压、开放气道和人工呼吸,每一步都需严格按照指南执行,以确保效果。

CPR操作步骤

在医院外,CPR常由普通民众在紧急情况下实施;在医院内,医护人员会结合其他设备进行高级生命支持。

CPR在不同场合的应用

CPR是紧急情况下维持生命的关键技术,通过人工方式维持血液循环和呼吸,为患者争取宝贵时间。

CPR的定义和重要性

01、

02、

03、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使用

AED的定义与重要性

AED是一种便携式医疗设备,能在心脏骤停时提供关键的电击,挽救生命。

AED的正确操作步骤

AED在紧急情况下的应用案例

例如,某机场旅客突发心脏骤停,使用AED及时除颤,成功挽救了患者生命。

首先开启AED,然后按照设备语音提示进行操作,包括贴片、分析心律和电击。

AED的存放与维护

AED应放置在公共场所显眼位置,并定期检查设备状态,确保其随时可用。

呼吸道梗阻处理

观察患者是否有呼吸困难、咳嗽或发出异常声音,这些可能是呼吸道梗阻的迹象。

识别梗阻迹象

01

02

成人和儿童的呼吸道梗阻可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通过腹部或胸部冲击帮助排出异物。

海姆立克急救法

03

对于意识不清的婴儿,背部拍击法是首选,通过轻拍背部帮助解除呼吸道的梗阻。

背部拍击法

创伤急救处理

03

止血技术

直接压迫是止血的最基本方法,通过直接用手或干净的布料对伤口施加压力,以减缓血流。

直接压迫止血法

01

止血带适用于四肢严重出血情况,正确使用可以迅速控制出血,但需注意使用时间限制。

止血带使用

02

止血粉如凝血酶粉等,可以撒在开放性伤口上,帮助加速血液凝固,达到止血目的。

止血粉的应用

03

包扎与固定

使用绷带进行包扎时,要确保力度适中,避免过紧导致血液循环不畅或过松无法固定伤口。

绷带包扎技巧

01

三角巾是常见的固定工具,适用于手臂、肩膀等部位的固定,操作简便且效果良好。

三角巾固定法

02

在固定骨折部位时,夹板应放置在受伤肢体的两侧,以防止进一步损伤,并保持肢体稳定。

夹板使用原则

03

烧伤与烫伤急救

遇到烧伤或烫伤时,应迅速将受伤部位从热源中移开,防止伤害加深。

用流动的冷水冲洗烧伤部位10至30分钟,以降低皮肤温度,减轻疼痛和肿胀。

不要直接在烧伤处使用冰块,因为过低的温度可能进一步损伤组织。

烧伤面积较大或深度较深时,应立即寻求专业医疗帮助,避免自行处理。

立即脱离热源

冷却处理

避免使用冰块

及时就医

使用干净、无粘性、透气的敷料覆盖烧伤区域,避免感染并保护伤口。

覆盖伤口

常见急症应对

04

糖尿病急症处理

注射胰岛素时应避免剂量错误,正确使用胰岛素笔或泵,并注意注射时间与饮食的配合。

使用胰岛素的注意事项

高血糖急症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需立即就医,并监测血糖水平。

高血糖急症处理

低血糖时患者可能出现出汗、颤抖、心慌等症状,需及时补充含糖食物或饮料。

识别低血糖症状

癫痫发作应对

01

保持冷静,确保安全

遇到癫痫发作时,首先保持冷静,迅速将患者移至安全区域,避免其受伤。

02

保护呼吸道,避免窒息

将患者头部侧向一边,确保呼吸道畅通,避免呕吐物或口水导致窒息。

03

不要强行约束患者

避免强行约束患者,以免造成骨折或其他伤害,但可轻轻支撑其头部。

04

记录发作时间和症状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记录下发作的开始时间和症状,为后续医疗提供信息。

05

发作后及时就医

癫痫发作停止后,应尽快联系医疗人员,评估患者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