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基本概念线路长度间距等67课件.pptx
文件大小:1.08 MB
总页数:18 页
更新时间:2025-05-26
总字数:约2.14千字
文档摘要

姚程主讲人基本概念线路长度间距等

CONTENTS目录线路的有效长(1)警冲标;线路有效长是指在线路全长范围内可以停留机车车辆而不妨碍信号显示、道岔转换及邻线行车的部分。线路有效长起止范围主要由下列因素确定:(2)道岔的尖轨始端(无轨道电路时)或道岔基本轨接头处的钢轨绝缘(有轨道电路时);(3)出站信号机(或调车信号机),客运专线车站到发线上不设出站信号机时,应为出站信号机对应的钢轨绝缘;(4)车挡(为尽头式线路时)。

线路的有效长

到发线的容车数(有效长-机车长度-30)/11或14.3=(辆数)尾数不足一辆均舍去。到发线:有效长(上下行有效长不一致时,应采用小的)。除以11是换算容车数,除以14.3是实际容车数。线路的容车数容车数指的是可以容纳车辆的数目。

有效长*75%/11或14.3,尾数不足一辆均舍去;除以11是换算容车数,除以14.3是实际容车数。调车线的容车数线路的容车数

(有效长-调车机车长度-10)除以11或14.3,尾数不足一辆均舍去地进行。线路的容车数牵出线的容车数除以11是换算容车数,除以14.3是实际容车数。

有效长/11或14.3,尾数不足一辆均舍去。线路的容车数牵出线的容车数除以11是换算容车数,除以14.3是实际容车数。

尽头式货物线容车数(有效长-10)/11或14.3,尾数不足一辆均舍去。除以11是换算容车数,除以14.3是实际容车数。线路的容车数

铁路线间距离相邻两线路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叫作线间距。线间距决定于下列各项因素:线间距离(1)机车车辆限界;(2)建筑限界;(3)超限货物装载限界;(4)设置在相邻线路间有关设备的计算宽度;(5)在相邻线路间办理作业的性质。

相邻两线路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叫作线间距。线间距离铁路线间距离(a)(b)如图所示,(a)图中1道、Ⅱ道的线间装有高柱信号机,信号机机柱最大宽度为410mm;(b)图中Ⅱ道、4道间设有中间站台,站台长宽高为400m×6m×0.3m。试计算1道、Ⅱ道间和Ⅱ道、4道间线间距。

相邻两线路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叫作线间距。线间距离铁路线间距离(a)(b)解:1道、Ⅱ道间线间距为:2150+410+2440=5000(mm)Ⅱ道与4道的线路间距为:1750+6000+1750=9500(mm)答:1道、Ⅱ道间线间距为5000mm;Ⅱ道与4道的线路间距为9500mm。如图所示,(a)图中1道、Ⅱ道的线间装有高柱信号机,信号机机柱最大宽度为410mm;(b)图中Ⅱ道、4道间设有中间站台,站台长宽高为400m×6m×0.3m。试计算1道、Ⅱ道间和Ⅱ道、4道间线间距。

线间距离铁路线间距离(a)(b)解:1道、Ⅱ道间线间距为:2150+410+2440=5000(mm)Ⅱ道与4道的线路间距为:1750+6000+1750=9500(mm)答:1道、Ⅱ道间线间距为5000mm;Ⅱ道与4道的线路间距为9500mm。顺序名称线间最小距离(mm)1区间双线V≤120km/h4000120km/hv≤160km/h4200160km/hv≤200km/h44002三线及四线区间的第二线与第三线53003站内正线50004站内正线与相邻到发线无列检作业5000有列检作业或上水作业V≤120km/h一般5500改建特别困难5000120km/hv≤160km/h一般6000改建特别困难5500160km/hv≤200km/h一般6500改建特别困难55005到发线间或到发线与其他线50006站内线间设有高柱信号机时,相邻两线(含正线)均需通行超限货物列车53007站内线间设有高柱信号机时,相邻两线(含正线)只有一条通行超限货物列车50008牵出线与其相邻线调车作业繁忙车站6500改建困难或仅办理摘挂取送作业5000《技规》中规定,在客货共线的车站,铁路直线地段区间及站内两相邻线路中心线间的最小距离应符合表中的规定,曲线地段的线间距相应加宽。

表示器的显示铁路线路的坡度坡道的陡与缓常用坡度来表示。坡度为该坡段两端变坡点的高差h与坡段长度L的比值,用表示,如图所示。

表示器的显示铁路线路的坡度铁路线路根据地形的变化,可分为上坡、下坡和平道。上、下坡是按列车运行方向来区分的,通常用“+”号表示上坡,用“-”号表示下坡,平道用“0”表示。坡道的陡与缓常用坡度来表示。坡度为该坡段两端变坡点的高差h与坡段长度L的比值,用表示,如图所示。

难(易)行线相邻两线路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叫作线间距。1.难行线难行线是指调车场所有溜车的线路中车辆溜放总阻力最大的线路。线间距离铁路线路根据地形的变化,可分为上坡、下坡和平道。上、下坡是按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