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菊花栽培专家讲课课件.pptx
文件大小:12.33 MB
总页数:28 页
更新时间:2025-05-26
总字数:约2.7千字
文档摘要

菊花栽培专家讲课课件

演讲人:XXX

日期:

1

2

3

育苗关键技术

品种分类体系

菊花栽培概述

目录

4

5

6

采收与产业应用

病虫害综合防治

日常养护管理

目录

01

菊花栽培概述

植物分类

菊花为菊科菊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花色丰富,品种繁多。

生长环境

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耐寒性强,适宜生长温度为18-21℃。

繁殖方式

多采用扦插、分株和播种繁殖,以扦插繁殖为主。

形态特征

茎直立,分枝多,叶片卵形或长圆形,头状花序,花色丰富多样。

菊花基本生物学特性

栽培历史与文化价值

栽培历史

菊花在中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是人们喜爱的观赏植物之一。

文化寓意

菊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高洁、坚韧和优雅,被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名家画作

许多著名画家以菊花为题材,创作出了众多经典画作,如宋代的《菊花图》等。

文学作品

菊花也是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常见意象,被用来抒发作者的情感和志趣。

菊花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可用于花坛、花境、庭院等场所的布置。

菊花具有清热解毒、明目等功效,是中药材和保健品的重要原料。

菊花可食用,可制作成菊花茶、菊花酒等美食,深受人们喜爱。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重视,菊花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经济价值与产业前景

观赏价值

药用价值

食用价值

产业前景

02

品种分类体系

单瓣型、多瓣型、球型。

切花品种

耐寒型、耐热型、四季开花型。

庭院品种

01

02

03

04

矮型、中型、高型。

盆栽品种

药用型、茶用型、香囊型。

加工品种

主要园艺品种分类

观赏特性分级标准

花色

单色、复色、斑点、条纹等。

花形

平展、卷曲、管状、球状等。

花序

单朵、簇拥、复伞形等。

枝叶

叶片形态、大小、颜色、质地等。

温度、光照、湿度等。

气候因子

适生区域划分原则

土壤类型、酸碱度、养分等。

土壤因子

海拔高度、坡度、坡向等。

地形因子

人类活动干扰程度、污染程度等。

生态环境

03

育苗关键技术

种子选择

选取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作为采种母株,确保种子品质。

种子处理

将种子清洗干净,去除杂质和瘪粒,然后进行消毒处理,以杀死种子表面的病菌。

播种时间

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一般春季或秋季播种。

播种方法

采用撒播或条播的方式,播种后覆盖一层薄土,保持土壤湿润。

种子处理与播种规范

插条处理

将插穗去掉下部叶片,保留上部2-3片叶,然后进行消毒和生根处理。

扦插管理

扦插后需适当遮阳、保湿,避免阳光直射和过度通风,同时注意浇水,保持基质湿润。

扦插基质

选择疏松、透气、排水良好的基质,如珍珠岩、蛭石等,将插穗插入基质中,保持基质湿润。

插条选择

选取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枝条作为插穗,插条长度一般控制在10-15厘米之间。

扦插繁殖操作流程

选取生长旺盛、无病虫害的植株作为外植体,进行组培苗的繁殖。

根据菊花的生长需求和组培特点,配制适宜的培养基,包括无机盐、有机物、植物激素等。

保持适宜的温度、光照和湿度条件,以促进组培苗的生长和分化。

当组培苗长到一定大小时,需及时移栽到营养土中,并进行常规管理,以促进其健康成长。

组培苗生产管理

组培材料选择

培养基配制

组培环境控制

组培苗移栽

04

日常养护管理

水肥控制技术要点

浇水原则

根据季节和天气变化,合理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避免积水。

施肥策略

基肥为主,追肥为辅,有机肥与化肥相结合,氮磷钾肥均衡施用。

水分管理

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避免水分过多引起病害。

肥料选择

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肥料,避免过度施肥造成环境污染。

光照与温度调控

光照需求

保证充足的阳光照射,但避免强光直射,以免叶片受损。

02

04

03

01

遮阳措施

夏季高温时段,需适当遮阳,以降低温度,保护叶片不受灼伤。

温度管理

适宜生长温度为15-25℃,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菊花的生长和开花。

通风换气

保持棚内空气流通,降低湿度,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修剪时间

主要在生长期和花期进行修剪,以控制植株形态和花朵数量。

植株整形修剪方法

01

修剪方法

采用疏剪、短截等方法,去除枯枝、病枝和过密枝条,使植株通风透光。

02

整形技巧

根据菊花生长特性和观赏需求,进行矮化、绑扎等整形处理,提高观赏价值。

03

摘除枯叶

及时摘除枯叶、病叶,减少养分消耗,保持植株健壮。

04

05

病虫害综合防治

01

02

03

04

叶片出现圆形或椭圆形褐色斑点,病斑周围有紫色晕圈,逐渐扩大导致叶片枯死。

常见病害识别图谱

菊花叶斑病

叶片、茎等部位出现锈色孢子堆,影响植株光合作用和生长。

菊花锈病

叶片出现花叶、斑驳、畸形等症状,植株生长受阻,花朵变小、变色。

菊花花叶病毒病

叶片、茎、花等部位出现白色菌丝和菌核,严重时导致植株枯萎。

菊花白绢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