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A1》
课程教案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
名称
物理化学
课程
属性
独立授课
课程
类别
专业必修课
授?课对?象
2021级化工专业本科生
理论学时
48
考核
方式
考试
教学
时间
2022.9-2022.12
学?分
3
作业
次数
1次/1章
教学环节及学时安排
绪论及气体(2学时);热力学第一定律(10学时);热力学第二定律(10学时);
多组分系统热力学(8学时);化学平衡(8学时);动力学(10学时)
教学手段及教法建议
本课程以讲授为主,主要教学手段是多媒体。安排一定量的习题课和讨论课,培养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物理化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先?修
课?程
高等数学、普通物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
教?材
《物理化学核心教程》(第三版),沈文霞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
参?考
书?目
《物理化学》(第五版),傅献彩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物理化学》上、下册,(第五版),天津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教学进度计划
章次
计划课时
教学手段
备注
第一章
(2学时)
第一次课
2
多媒体
采用《物理化学多媒体教学软件》授课
第二章
(10学时)
第二次课
2
同上
同上
第三次课
2
同上
同上
第四次课
2
同上
同上
第五次课
2
同上
同上
第六次课
2
同上
同上
第三章
(10学时)
第七次课
2
同上
同上
第八次课
2
同上
同上
第九次课
2
同上
同上
第十次课
2
同上
同上
第十一次课
2
同上
同上
第四章
(8学时)
第十二次课
2
同上
同上
第十三次课
2
同上
同上
第十四次课
2
同上
同上
第十五次课
2
同上
同上
第五章
(8学时)
第十六次课
2
同上
同上
第十七次课
2
同上
同上
第十八次课
2
同上
同上
第十九次课
2
同上
同上
第六章
(10学时)
第二十次课
2
同上
同上
第二十一次课
2
同上
同上
第二十二次课
2
同上
同上
第二十三次课
2
同上
同上
第二十四次课
2
同上
同上
第1次课
课时:2学时
章节题目
第一章绪论及气体
本次课
教学目标
本次课是本课程的第一次上课,首先,要介绍物理化学研究的内容和方法,以及如何学习本课程。学习气体在物理化学习学中的目的,向学生讲授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导出,及讲清理想气体特征及了解实际气体的液化及临界性质,真实气体状态方程。
本次课
重点难点
重点:物理化学研究内容及方法,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难点:理想气体特征的理解及实际气体的液化
教学基本内容设计:
第一章绪论及气体
绪论
由于本次课是物理化学的第一次课,所以应先讲“绪论”的内容。
什么是物理化学?
物理化学是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联系入手,
研究化学变化的规律的一门科学。
物理化学的基体内容
化学热力学
统计热力学
化学动力学
结构化学
物理化学的研究问题的方法及特点
实验采用物理实验的方法,推导过程中多采用数
学手段。
如何学习好物理化学?
由于其研究方法的特殊性,要求学生有较好的
数、理、化的基础。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重点注意所用的公式的适用条件。多作习题,帮助理解疑难。
气体
气体作为物质的一种状态,有易于压缩、分子间
力小,在特定条件(常温常压,视为理想气体)下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方程来描述。是一个非常好的研究问题的系统。重点讲清理想气体的微观模型,以及推导出理想气体态状方程的三个定律的时代的局限性,和在特定条件下的意义。
注意理想气体分压与实际气体分压的区别,理想气体分体积与实际气体分体积的不同之处。
备注:
辅助手段:
通过作业的习题和参考辅助教材进一步理解课堂讲授的内容。
本次课小结
作业、预习等
小结: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及理想气体的微观模型,熟悉真实气体与理想气体的区别,了解实际气体的液化及临界性质,真实气体状态方程
作业:(第一章习题)概念题1-10。
预习: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2-1热力学基本概念
第2次课
课时:2学时
章节题目
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2-1热力学基本概念
§2-2热力学第一定律
本次课
教学目标
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热力学基本概念,热力学第一定律,体积功的计算
本次课
重点难点
重点热力学基本概念,热力学第一定律,体积功计算式
难点体积功计算
教学基本内容设计:
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2-1热力学基本概念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物理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和术语:系统与环境、封闭系统、隔离系统、敞开系统,过程与途径,热力学平衡态、热和功,热力学能(内能)等等概念。使用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熟练应用。
§2-2热力学第一定律
几种形式的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