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民基本权利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1、回顾公民、公民权利、公民基本权利三个不同的概念
_________________。
学生指出三者的不同,直接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观看视频:《公民基本权利》,让学生了解公民基本权利哪些?
一、政治权利和自由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2)政治自由(3)监督权等。
活动一:通过展示正反两面的图片(习近平等与周永康)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①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②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活动二:从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不同方面展示多张图片
(2).政治自由
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3).监督权
①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
②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活动三:(1)分别简单解释申诉、控告、检举三者的含义。
观看视频《如何举报贪官》
活动四:观看视频《吴永正涉嫌诬告陷害罪被捕》,思考:该案件说明我们在行使监督权时应该注意什么?
人身自由
1.人身自由的含义、内容和地位
(1)含义: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
(2)内容:①人身自由不受侵犯,②人格尊严不受侵犯,③住宅不受侵犯,④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3)地位: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活动四:(1)观看视频《人民的名义》片段:检察机关依法逮捕犯罪嫌疑人
《人民的名义》片段:检察机关依法逮捕犯罪嫌疑人
图片展示一些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的事例
①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②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活动五:分别从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方面展示事例图片。
活动六:观看视频《检察机关依法搜查民宅》
③住宅不受侵犯
我国宪法规定,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活动七:图片展公民的主要通信方式和非法窃听
④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我国宪法规定,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三、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我国公民的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具体内容财产权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公民可以通过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并依法占有和使用,获得收益和进行处分劳动权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物质帮助权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受教育权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从国家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并获得相应物质保障的权利文化权利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还享有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等权利,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
通过一些现实案例引导学生思考: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到底有哪些。
【巩固提升】
作业布置
来说明公民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学生根据所展示的图片另举事例
帮助学生区分申诉、控告、检举,指出三者的不同。
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人身自由权
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人格尊严权
让学生了解什么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通过此活动,让学生注意人身自由的主要内容。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及宪法是怎样保护的,知道了这些基本权利的重要性,提高了认识,增强了权利意识,能够在社会中依法维护自己的各项权利。
板书
公民基本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