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PAGE1
《动物学》
课程教案
开设学院:生物工程学院
主讲教师:
第一章绪论(2学时)
教学目的:通过动物学的发展简史来讲述生物的分界及动物在生物界中的地位;动物学的概念及研究动物学的目的;动物学的发展及研究动物学的方法及动物分类的基本知识四个方面的知识,以使学生了解动物学所讲述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以及动物学与其他各学科的关系和我们学习动物学的根本任务。
重点:生物的分界、研究动物学的目的及研究动物学的方法和动物分类的知识
难点:生物的分界和动物的命名方法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持续利用
一、生物多样性概念
生物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二、生物多样性所面临的威胁及丧失的原因
五大威胁:人口爆炸、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粮食短缺、能源消耗
主要原因:人口的增加,造成对生物次源无止境的索取,使生物资源破坏严重。
栖息地丧失和片断化;掠夺式的过度利用;环境污染;农业和林业的品种单一化。
三、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
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法规
确定生物多样性保护原则,明确保护对象和目的
生物多样性的就地保护和移(迁)地保护
四、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
1.中国生物多样性现状及保护现状
2.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的具体目标:强化对中国生物多样性的基础研究、完善国家自然保护区及其他保护地网络、保护对生物多样性有重要意义的野生物种、保护作物与家畜的遗传资源、自然保护区以外的就地保护、建立全国范围的生物多样性信息和监测网、协调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持续发展。
第二节生物的分界及动物在生物界中的地位
一、生物的分界:六界学说
二、动物在生物界中的地位
绿色植物——食物的生产者(自养生物)
动物——食物消费者(异养生物)
微生物——食物分解者
第三节动物学的概念及研究动物学的目的
动物学(zoology)概念
研究目的
动物学的发展及研究动物学的方法
描述性阶段→比较、探讨和总结规律的阶段→分子生物学阶段
第五节动物分类的基本知识
一、分类的方法:人为分类法自然分类法
二、分类等级和分类的基本单位
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物种(包括亚种和品种)
三、动物的命名:双命名法三名法命名
讨论:动物在生物界中的地位
作业:1.动物学的概念及研究动物学的目的是什么?
2.生物是如何分界的?举例说明物种命名的方法。
第二章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2学时)
教学目的:本章主要围绕原生动物各纲的主要特征及其代表动物的主要特征来掌握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并掌握各重要类群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第一节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一、单细胞动物
二、个体微小
三、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的原始性及多样性
四、分布广泛
五、大多数在环境恶劣的条件下能形成包囊
原生动物门的分类概述
一、鞭毛纲
(一)代表动物——绿眼虫
(二)、鞭毛纲的主要特征
1以鞭毛为运动胞器,具有捕食、附着和感觉等功能。通常1~4根。
2具光合营养和渗透营养。
3无性生殖主要为纵二分裂,包囊化普遍。
(三)、鞭毛纲的重要类群
1.植鞭亚纲
2.动鞭亚纲:利什曼原虫、锥虫
二、肉足纲
(一)代表动物——大变形虫
(二)肉足纲的主要特征
(三)、肉足纲的重要类群
1根足亚纲
2辐足亚纲
三、孢子纲
(一)代表动物——间日疟原虫
(二)孢子纲的主要特征
(三)孢子纲的重要类群
四、纤毛纲
(一)代表动物——草履虫
(二)纤毛纲的主要特征
(三)纤毛纲的重要类群
原生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一)环境保护方面
(二)人类疾病方面
(三)家、林、牧、渔业生产方面
(四)科学研究方面
(五)石油勘探方面
重点:原生动物门及鞭毛纲、肉足纲、孢子纲、纤毛纲四纲的主要特征
难点:肉足纲、孢子纲、纤毛纲四纲的主要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
讨论:原生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作业:1.原生动物的重要类群有哪些,其主要特征是什么?
2.原生动物能引起什么寄生虫病?并简述其生活史。
第四章腔肠动物门(2学时)
教学目的:腔肠动物是真正后生动物的开始。这类动物在动物界的系统进化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所有高等的多细胞动物,都可以看作是经过这个阶段发展起来的。本章主要主学生掌握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代表动物的特征,了解各纲的代表动物及与人类的关系。
第一节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一、辐射对称
二、两胚层有原始消化腔
三、原始的神经系统——神经网
四、生殖与世代交替
第二节代表动物——水螅
一、形态结构
二、生理
1运动
2捕食
3呼吸和排泄
4生殖
第三节腔肠动物门的分纲
一、水螅纲
二、钵水母纲
三、珊瑚纲
第四节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1.食用
2.做装饰品和工艺品
3.药用
4.与渔业的关系及仿生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