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关于地球物理测井的实习〔实训〕报告
一、前言
1、实训目的
在本次实训中,通过对测井曲线特征的分析和生疏,把握定性解释砂泥岩剖面储集层的根本方法。通过对测井曲线在典型的油、气、水层上的特征分析和总结,把握快速定性解释油、气、水层的划分方法,并对现场资料进展解释训练。在储集层和油、气、水层划分出来以后,读取代表该储层的主要测井曲线数值,然后计算孔隙度、饱和度等参数,实现砂泥岩层的测井定量评价的目的,稳固已经学过的地球物理测井课程内容。2、实训要求与任务
〔1〕通过对测井曲线在砂泥岩剖面的响应特征分析,利用自然电位、自然伽马、井径等曲线来正确划分出储集层和非储集层。〔2〕在把握快速定性解释油、气、水层的划分方法根底上,对现场实测井资料图进展油、气、水层的识别,并在报告中给出相应的判别依据。〔3〕把握储层参数的读值原则,在此根底上对现场资料进展测井定量评价训练,计算出各储层的参数。
二、油田与层段的根本概况
油田概况
七个泉构造属于XXXX西部坳陷区尕斯断陷亚区小红山-阿哈堤-七个泉背斜带上的一个三级构造。七个泉油田为一南陡北缓的短轴状背斜构造,油藏无气顶气。
层段〔K9-K10〕概况
3本人负责层段K9-K10的测井解释,深度为1058m-1218m。该层段均为E2中间标志层,主要由砂质泥岩构成,且为主要含油水层段。
3
三、主要内容
本次实训每一小组负责一口井的测井曲线解释,我主要负责井1058m-1218m井段的测井曲线解释。本井综合测井曲线由四道组成,如以下图所示:
、 、
第一道主要反映岩层的渗透性,其次道主要反映含油气水性质,第三道主要反映岩性,第四道主要反映岩层的孔隙度。
在训练过程中,借助以上四个测井曲线道先后经过三个阶段的解释工作,即:储集层定性识别训练,油、气、水层解释训练、砂泥岩地层测井定量评价训练。具体内容如下:
1、储集层定性识别
判别依据
砂泥岩剖面储集层〔砂岩〕的典型特征是,一般自然电位有明显的特别。微电极曲线一般在砂岩层幅值高,并消灭正幅差。而泥岩的幅度和幅差均较低,当井眼条件不好时,可能会消灭曲线跳动现象。砂岩中含灰质较多的夹层,由于致密电阻率特别高,幅度差很小或没有。一般幅度差的大小标明白储集层渗透性的好坏。
一般电阻率测井曲线在泥岩处显示为低值。砂岩处显示为高值,含油砂岩幅值就更高,如有两条探测深度不同的Ra曲线,幅值的差异显示着低侵、高侵。通常在油层上为低侵,水层上为高侵。
井径在泥岩层扩大,砂岩层缩小。
储集层划分
依据储层的识别依据,从上到下在本井段〔2-3井1058m-1218m〕划分出储集层,具体如表一。
储集层的划分表一
储集层的划分
储层序
号
顶部深度
〔m〕
底部深度
〔m〕
厚度〔m〕
判别依据
1
1059.38
1061.58
2.20
SP负特别,GR低
2
1063.16
1064.28
1.12
SP负特别,GR低
3
1070.90
1072.52
1.62
SP负特别,GR低
4
1086.30
1087.96
1.66
SP负特别,GR低
5
1089.76
1091.34
1.58
SP负特别,GR低
6
1093.24
1095.48
2.24
SP负特别,GR低
7
1099.38
1100.92
1.54
SP负特别明显,GR
低
8
1105.14
1107.56
2.42
SP负特别明显,GR
低
9
1108.72
1110.78
2.06
SP负特别明显,GR
低
10
1111.88
1113.56
1.68
SP负特别明显,GR
低
11
1116.90
1118.20
1.30
SP负特别明显,GR
低
12
1119.28
1120.64
1.36
SP负特别明显,GR
低
13
1121.38
1123.24
1.86
SP负特别明显,GR
低
14
1124.46
1125.58
1.12
SP负特别,GR低
15
1133.10
1134.54
1.44
SP负特别,GR低
16
1140.34
1143.52
3.18
SP负特别明显,GR
低
17
1158.72
1160.82
2.10
SP负特别,GR低
18
1161.66
1162.96
1.30
SP负特别明显,GR
低
19
1164.08
1166.26
2.18
SP负特别,GR低
20
1173.66
1175.62
1.96
SP负特别,GR低
21
1185.5
1187.22
1.72
SP负特别明显,GR
低
22
1191.66
1193.42
1.76
SP负特别,GR低
23
1199.84
1203.02
3.18
SP负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