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护理查房流程与规范
汇报人:文小库
2025-05-09
目录
CATALOGUE
02
标准化查房流程
03
患者评估要点
04
护理操作规范
05
沟通与教育模块
06
质量控制体系
01
查房前准备标准
01
查房前准备标准
PART
负责统筹安排眼科查房,对住院医师进行指导和监督,确保查房质量。
主治医师
负责眼科患者的日常护理和查房前的准备工作,如整理病历、准备检查器械等。
护士
在主治医师带领下,负责具体查房工作,包括汇报病历、实施检查、记录查房情况等。
住院医师
01
03
02
人员配置与职责分工
如药剂师、技师等,根据查房需要,参与查房工作并提供专业支持。
其他相关人员
04
包括眼科检查常用的手电筒、检眼镜、裂隙灯、视力表等,确保设备完好且电量充足。
确保患者病历资料完整,包括入院记录、手术记录、检查报告单等,便于查房时查阅。
查房过程中需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备好消毒棉球、消毒液等消毒用品。
如记录本、笔、听诊器等,确保查房过程中所需物品齐全。
查房物品清单核查
基本医疗设备
病历资料
消毒用品
其他辅助用品
病例资料预审重点
患者基本信息
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确保患者信息准确无误。
02
04
03
01
检查结果与病情评估
详细查阅患者各项检查结果,如视力、眼压、眼底检查等,评估患者病情及变化情况。
诊断与治疗方案
重点审查患者入院诊断、治疗方案及执行情况,了解患者病情及治疗效果。
医嘱执行情况
核实患者医嘱执行情况,包括用药、检查、治疗等,确保医嘱准确无误且得到有效执行。
02
标准化查房流程
PART
床旁查体基本步骤
问候患者,确认身份
以礼貌、尊重的方式与患者沟通,确认患者姓名、住院号等基本信息。
观察患者一般情况
包括生命体征、精神状态、营养状况、体位等。
眼部初步检查
观察眼睑、结膜、角膜等有无异常,有无分泌物、充血、水肿等情况。
视力检查
使用视力表或其他方法评估患者视力状况,并记录结果。
专科评估核心项目
眼压测量
使用眼压计测量患者眼压,以评估眼内压是否正常。
01
裂隙灯检查
通过裂隙灯观察患者角膜、虹膜、晶状体等结构,发现潜在病变。
02
眼底检查
通过眼底镜或OCT等设备检查患者眼底,评估视网膜、视神经等结构功能。
03
泪液分泌功能检查
评估患者泪液分泌情况,判断是否存在干眼症等问题。
04
核实患者用药情况
了解患者当前用药情况,确认是否按照医嘱正确用药。
评估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了解患者对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评估其自我管理能力。
确认患者问题和需求
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存在的疑虑、不适或特殊需求。
制定或调整护理计划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或调整患者护理计划,确保患者得到针对性的护理。
护理问题现场确认
03
患者评估要点
PART
视力功能动态监测
视力检查
利用视力表或其他视力测试工具,定期评估患者的视力状况,及时发现视力下降或视野缺损。
01
视野检查
通过视野计等设备,检查患者的视野范围,以评估视神经或视网膜的功能状态。
02
视觉电生理检查
利用视觉电生理技术,检测视网膜和视神经的功能状态,为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03
使用眼压计进行眼压测量,及时发现眼压升高或降低的情况。
眼压测量
对于青光眼等眼压异常疾病,需进行24小时眼压动态监测,以了解眼压的波动情况。
眼压动态监测
观察眼底视神经乳头和视网膜的情况,评估眼压对眼底结构的影响。
眼底检查
眼压异常预警指标
眼科患者常伴随血压升高,需定期测量血压,以及时发现并处理高血压等全身疾病。
糖尿病患者常出现眼部并发症,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需定期检测血糖水平。
某些眼科疾病与肝肾功能异常有关,如视网膜色素变性等,需进行肝肾功能检查以排除相关疾病。
心血管疾病患者可能出现眼部血管异常,如视网膜动脉硬化等,需进行心血管系统检查以评估眼部血管状况。
全身并发症筛查
血压测量
血糖检测
肝肾功能检查
心血管系统检查
04
护理操作规范
PART
眼部给药操作标准
滴眼液
核对药物名称、剂量和用法,确保药物无过期、变质;清洁双手,避免交叉感染;轻拉下眼睑,滴入药液,闭眼休息片刻。
眼膏
眼部注射
核对药物名称、剂量和用法,清洁双手;用棉签取适量眼膏,轻轻拉开下眼睑,将眼膏涂入结膜囊内;闭眼休息,避免药膏外溢。
需专业医护人员操作,核对药物和剂量;清洁注射部位,消毒处理;注射时保持手稳,确保注射部位准确,注射后观察患者反应。
1
2
3
伤口换药无菌要求
换药前准备
清洁双手,佩戴无菌手套;准备无菌换药包,包括敷料、棉签、无菌生理盐水等。
换药过程
先清洁伤口周围皮肤,再轻轻拆除旧敷料;观察伤口情况,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用无菌棉签蘸取生理盐水清洁伤口,再覆盖新药和敷料。
换药后处理
将使用过的敷料和棉签放入医疗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