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白内障护理常规.pptx
文件大小:3.9 MB
总页数:27 页
更新时间:2025-05-26
总字数:约2.81千字
文档摘要

白内障护理常规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CATALOGUE

02

术后基础护理

03

用药护理管理

04

并发症预防措施

05

康复指导方案

06

患者教育要点

01

术前护理规范

01

术前护理规范

PART

患者眼部评估要点

视力状况

眼压测量

晶体状况

泪道检查

检查患者裸眼视力,矫正视力,光感、光定位及红绿色觉。

观察晶体混浊的形态、部位、颜色及程度,注意是否影响眼底检查。

了解患者眼压情况,排除青光眼等眼病。

评估泪道是否通畅,有无泪囊炎等。

术前用药指导原则

术前按医嘱使用,预防感染。

根据手术需要,使用散瞳剂或缩瞳剂,便于手术操作。

对紧张或血压高的患者,术前适量使用镇静剂或降压药。

术前一周停用抗凝药物及阿司匹林等可能影响手术的药物。

抗生素眼药水

散瞳剂或缩瞳剂

镇静剂或降压药

术前停药

心理与生理准备事项

心理指导

了解患者心理状况,进行心理疏导,消除恐惧和焦虑情绪。

生活习惯调整

术前戒烟、戒酒、保持充足睡眠,避免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

术前饮食

术前宜进食易消化、营养丰富、含纤维素多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术前训练

术前进行固视训练、眼球转动训练等,以便更好地配合手术。

02

术后基础护理

PART

视力

术后定期检查视力,以评估手术效果及视功能恢复情况。

眼压

术后需监测眼压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眼压升高情况,避免眼内压过高影响手术效果。

眼内炎症状

观察患者有无眼痛、眼红、分泌物增多等眼内炎症状,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植入物位置

观察人工晶状体等植入物位置是否居中、稳定,有无移位、脱落等情况。

术眼观察指标与频率

体位与活动限制标准

卧位

术后初期需保持平卧或向患侧卧位,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影响伤口愈合及眼内组织恢复。

01

活动

术后避免剧烈运动及重体力劳动,以免导致眼内压升高、植入物移位等并发症。

02

遵医嘱活动

根据医生建议,逐渐增加活动量,促进眼部血液循环及身体新陈代谢。

03

眼部卫生管理要求

保持眼部清洁

避免刺激

按时用药

定期复诊

术后需保持眼部清洁卫生,避免用脏手揉眼、接触污水等,以免引起感染。

遵医嘱按时使用眼药水、眼膏等药物,以预防感染及减轻炎症反应。

术后避免强光刺激、烟尘等环境因素对眼部的刺激,保护眼睛免受损伤。

术后需定期到医院复诊,以便医生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确保手术效果及眼部健康。

03

用药护理管理

PART

抗生素滴眼液使用规范

确保患者使用抗生素滴眼液是医生根据患者情况开具的,避免自行购买和使用。

遵医嘱用药

按照医嘱要求频次滴眼,一般情况下每天滴用数次,每次1-2滴。

抗生素滴眼液使用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两周,避免耐药性和眼部菌群失调。

指导患者正确滴眼方法,如洗手、仰卧、拉下眼睑等,确保药液滴入结膜囊。

用药频次

用药时长

用药方法

激素类药物有抗炎、抗过敏等作用,但长期使用有副作用,必须严格遵医嘱使用。

使用激素类药物时,要密切监测患者眼压、视力等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停药并就医。

激素类药物剂量和使用频次需根据患者眼部炎症情况调整,避免过量使用。

激素类药物停药时,需逐步减少剂量,避免突然停药引起的眼部反跳现象。

激素类药物应用注意事项

严格遵医嘱

监测不良反应

用药剂量

逐步停药

散瞳药物操作流程

准备工作

洗手、消毒、检查药物和器械是否齐全。

用药体位

让患者仰卧,眼睛向上看,用棉签轻轻拉开下眼睑。

滴药方法

将散瞳药物滴入结膜囊内,每次1-2滴,避免药液直接滴在角膜上。

压迫泪囊

滴药后轻轻压迫泪囊区,防止药液流入鼻腔引起全身吸收。

观察瞳孔

滴药后观察患者瞳孔大小、对光反射等情况,确保散瞳效果满意。

01

02

03

04

05

04

并发症预防措施

PART

感染风险控制策略

6px

6px

6px

确保手术室及手术器械的消毒和清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

严格术前准备

术后使用抗生素和激素滴眼液,以预防感染和减轻炎症反应。

术后眼部护理

术前使用广谱抗生素滴眼液,减少结膜囊细菌数量。

术前眼部消毒

01

03

02

术后患者应避免揉眼、避免水进入眼内,医护人员接触患者时需做好手部消毒。

避免交叉感染

04

高眼压症状识别与干预

定期测量眼压,及时发现眼压升高的情况。

患者出现眼痛、头痛、视力下降等症状时,需警惕高眼压的发生。

对于眼压升高的患者,可使用降眼压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碳酸酐酶抑制剂等。

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考虑激光治疗,如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等。

眼压监测

症状观察

药物治疗

激光治疗

术前评估

术前详细评估患者的眼部条件,选择合适的晶体度数和类型。

手术操作

术中确保晶状体囊袋的完整性和稳定性,避免过度牵拉或损伤。

术后防护

术后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以减少晶状体脱位的风险。

定期检查

术后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