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情绪的管理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表格式)
章节名称第二单元4.2情绪的管理
年级学科七年级道德与发展主讲人授课时间
设计理念:立足于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和新教材内容,设计了本框题的相关教学知识点。
二、教学内容分析:《情绪的管理》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课第二框的内容,本课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能够自我调适、自我控制和“逐步掌握交往和沟通的技能,学会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方法”。本框题包括两个部分:情绪的表达和情绪的调节。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情绪波动较大,他们有时情绪高涨、热情洋溢,有时消极低沉、孤独压抑,由于学生年纪尚轻,法律、道德意识淡薄,发泄情绪有时会有伤害自己、伤害别人、破坏公共财产等行为的出现。为了帮助学生顺利度过青春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本课依据学生青春期情绪发展的特点,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情绪,掌握调适情绪的方法和技能,在与人交往中学会恰当表达自己的情绪,积极应对青春生活,同时能够感染或帮助他人改善情绪
三、教学目标:1.核心素养: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情绪,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2.课标要求: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能够自我调适、自我控制,逐步掌握交往与沟通的技能,学会换位思考,尊重帮助他人,与人为善。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绪价值观,善于激发积极情绪,做情绪的主人。4.能力目标:学会以恰当的方式表达情绪,学会合理的调节自己的情绪。5.知识目标: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会以恰当方式表达情绪教学难点:调节情绪的方法解决措施:分别运用不同相关案例,逐一突破,帮助学生理解。
五、教法及学法教学方法:讲授法、分组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等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分钟)展示PPT复习上节课青春的回忆的相关知识点。跟着老师一起复习,回忆上节课知识点。通过复习巩固新知,再引入今天上课的知识点。
新授课(分钟)板块一:情绪表达自主预习:让学生齐读39—41页内容,思考本框重点问题,并让学生在书上标注重点。一、运用你的经验:回想一件让你特别兴奋或特别愤怒的事情,你当时是如何表达自己情绪的?你周围的人又有怎样的反应?教师在学生思考过程中注意引导,再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拨归纳。总结: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会相互感染二、展示美国心理学家保罗艾克曼在研究人类情绪变化时做过的实验以及视频《踢猫效应》,教师提问:看完两个案例你有什么感受,为什么要恰当表达情绪?(学生讨论过程中注意关注每一个同学,提问时注意关注后进生)学生回答完毕:带领学生总结:为什么要恰当表达情绪?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会相互感染。情绪的表达不仅与自己的身心健康有关,而且关乎人际交往。在人际交往中,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的情绪,接受它们,并学会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板块二:情绪调节三、展示伍子胥、牛皋、范进、周瑜的案例,让学生思考: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请学生总结:情绪是需要调节的四、教师继续提问:为什么要学会合理调节情绪?调节情绪有哪些方法?结合书本带领学生总结。再分别给学生解释调节情绪的四种方法(改变认知评价、转移注意力、合理宣泄、放松训练),并请学生举例说明,加深印象,这是考试的重点。五、知识拓展:方法与技能教师再给学生讲解方法与技能里的两个问题:1、怎样进行愤怒管理;2、如何安慰他人。板块三:知识点总结带领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来对本科知识点进行总结,再此过程中尽量让学生自己回答。板块四:习题练习学生大声朗读,并学会自己找到本课重点。学生思考一分钟,然后派代表起来回答。学生分组讨论三分钟,请学生起来回答。学生跟着教师一起分析案例,回答问题。学生对本科知识点进行回顾后配合老师完成课堂小结。锻炼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通过设疑启思,让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中来。通过分组讨论,锻炼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史故事吸引学生学生的兴趣,师生间的互动也可以快速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强调学生主体性,让学生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板书设计情绪的管理:1、情绪表达:a、必要性b、表达方式2、情绪调节:a、原因_________b、方法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引导学生懂得了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会相互感染,学会以恰当的方式把情绪表达出来,认识到负面的情绪的影响,保持积极乐观的心境,做情绪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