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热性惊厥诊疗指南.pptx
文件大小:3.61 MB
总页数:27 页
更新时间:2025-05-26
总字数:约2.51千字
文档摘要

热性惊厥诊疗指南演讲人:日期:

目录02诊断标准01疾病概述03急性期处理04药物治疗规范05长期管理策略06预防措施

01疾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标准01热性惊厥定义热性惊厥是小儿在体温升高过程中(通常大于38℃)发生的惊厥,属于神经系统异常表现。02分类标准热性惊厥可分为单纯型和复杂型,单纯型热性惊厥较为常见,预后良好。

流行病学特征热性惊厥多发于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降低。发病年龄热性惊厥在小儿中的发病率较高,尤其是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感染性疾病初期。发病率热性惊厥在男孩中更为多见,但女孩也有发病。性别差异

病因与诱发因素病因热性惊厥的病因主要与婴幼儿大脑发育不完善、遗传因素以及感染等因素有关。01诱发因素热性惊厥的诱发因素包括上呼吸道感染、急性胃肠炎、中耳炎等感染性疾病,以及非感染因素如疫苗接种、环境温度过高等。02

02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要点热性惊厥主要发生在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极少发生于6个月以下或6岁以上的儿童。年龄特点热性惊厥通常发生在体温快速上升期,体温一般大于38℃。惊厥表现为全身性、对称性或部分性骨骼肌群强直或痉挛性抽搐,可伴有意识丧失、呼吸暂停和大小便失禁。惊厥持续时间短暂,通常为数秒至几分钟,发作后很快恢复正常,不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热特征惊厥表现发作后状态

鉴别诊断流程排除颅内感染通过头颅CT或MRI检查,排除颅内感染等器质性疾病。01排除代谢性疾病进行血生化检查,排除低血糖、低血钙等代谢性疾病。02排除其他惊厥类型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排除其他类型的惊厥,如癫痫等。03

辅助检查选择血常规、血生化、脑脊液检查等,有助于排除颅内感染和代谢性疾病。实验室检查脑电图检查对于热性惊厥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排除癫痫等脑部疾病。脑电图检查头颅CT或MRI检查有助于排除颅内器质性病变,如脑水肿、脑出血等。影像学检查

03急性期处理

现场急救步骤保持呼吸道通畅将患儿置于侧卧位或头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误吸导致窒息。控制惊厥用指尖按压患儿的人中、合谷等穴位,可尝试刺激患儿引起疼痛反应,有助于止惊。同时,避免过度强力按压或摇晃患儿。降低体温解开患儿衣物,用温水毛巾擦拭患儿身体,特别是头部、颈部、腋下和腹股沟等大血管处,以快速散热。但切忌用冰水或酒精擦浴,以免导致寒战和体温反弹。观察病情在急救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抽搐情况等,以便及时作出处理。

药物干预方案对于持续惊厥或反复发作的患儿,可给予止惊药物治疗,如地西泮、咪达唑仑等。但需注意,止惊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并严格掌握用药剂量和时机。止惊药物热性惊厥与发热密切相关,因此应及时给予退热药物以降低体温,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但需注意,退热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并遵循药物的使用剂量和间隔时间。退热药物

转诊指征判定惊厥持续时间长如果惊厥持续时间超过5分钟或反复发作,应及时转诊至医院进一步治疗。生命体征不稳定如果患儿出现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异常,或意识状态不佳,应及时转诊。病因不明对于无法明确病因的惊厥,或疑似存在颅内感染等其他严重疾病的患儿,应及时转诊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04药物治疗规范

一线药物选择地西泮为首选治疗药物,可有效控制惊厥持续时间和预防惊厥复发。地西泮苯巴比妥常作为地西泮的替代药物,但副作用较大,需谨慎使用。苯巴比妥丙戊酸钠对热性惊厥发作的控制也有一定效果,但可能引起肝脏损害,需监测肝功能。丙戊酸钠

剂量与给药方式丙戊酸钠口服,剂量需根据患儿体重和病情调整,通常每日剂量为15-45mg/kg,分2-3次服用。03口服,每次5-10mg/kg,最大剂量不超过100mg,每日2-3次,需根据患儿体重和病情调整剂量。02苯巴比妥地西泮静脉注射,每次0.1-0.3mg/kg,最大剂量不超过10mg,注射速度应缓慢,以免引起呼吸抑制。01

不良反应监测主要不良反应为嗜睡、头晕、乏力等,严重时可引起呼吸抑制和血压下降,需密切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主要不良反应为嗜睡、共济失调、呼吸抑制等,长期使用可能导致成瘾性和依赖性,需严格控制剂量和使用时间。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肝损害、血小板减少等,需定期监测肝功能和血常规等指标。地西泮苯巴比妥丙戊酸钠

05长期管理策略

年龄因素热性惊厥多见于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随着年龄增长,复发率逐渐降低。遗传因素家族中有热性惊厥病史的婴幼儿,复发率较高。发热程度发热程度越高,持续时间越长,热性惊厥复发的风险越大。神经系统发育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的婴幼儿,热性惊厥复发率较高。复发风险评估

家庭护理指导发热处理家中应备有体温计,一旦发现孩子发热,应立即采取措施降低体温,如散热、口服退烧药等。惊厥处理孩子发生热性惊厥时,家长应保持冷静,将孩子侧卧位,避免呕吐物堵塞呼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