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支气管哮喘 PPT课件.ppt
文件大小:3.92 MB
总页数:63 页
更新时间:2025-05-26
总字数:约6.33千字
文档摘要

1

支气管哮喘学习目标:掌握病因、临床表现、诊断、辅助检查、治疗原则2

定义支气管哮喘(哮喘):1.细胞:嗜酸性粒、肥大、T淋巴、中性粒、气道上皮细胞2.性质: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免疫介导)3.相关:气道高反应性5.表现:反复发作的喘息、呼气性呼吸困难、胸闷、咳嗽6.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后缓解4.气流:可逆性气流受限3

练习题哮喘发作的本质是A交感神经兴奋B中枢神经兴奋C气道反应性降低D免疫介导气道慢性炎症Eβ-肾上腺素受体功能低下答案:D4

流行病学1.全球3亿;我国患病率0.5%~5%2.发达国家高于发展中国家3.城市高于农村,儿童较多见5

哮喘病因遗传病因家族聚集,亲缘关系越近,患病率越高。环境因素1.室内变应原:尘螨、宠物、蟑螂2.室外变应原:花粉、草粉3.职业性变应原:油漆、饲料、活性染料4.食物:鱼、虾、蛋、牛奶5.药物:阿司匹林、抗生素6.非变应原性因素:大气污染、吸烟、运动、肥胖6

练习题C鸡蛋E虾患者,男,38岁,支气管哮喘病史10余年,护士对其进行评估时发现患者常常晚上散步,考虑与该患者哮喘无关的因素是A狗B花草D散步答案:D7

哮喘发病机制一气道免疫-炎症机制Ag抗原递呈细胞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嗜酸性粒细胞TIL-4IL-5IL-13B浆细胞IgE结合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Ag释放活性介质组胺、白三烯哮喘发病8

练习题CIgEEIgD外源性哮喘发病时血清内显著升高的免疫球蛋白是AIgABIgMDIgG答案:C9

哮喘发病机制根据变应原吸入后哮喘发生的时间1.早发型哮喘反应特点:吸入变应原立即发生;15~30min高峰;2h后恢复正常2.迟发型哮喘反应特点:6小时左右发生,时间长,可达数天3.双相型哮喘反应特点:早发型和迟发型交替发生,或分别不明显一气道免疫-炎症机制10

哮喘发病机制1.刺激因子→气道高度敏感→气道过强或过早收缩2.AHR是哮喘基本特征4.为什么会出现气道高反应性?气道慢性炎症→气道上皮损害、神经末梢裸露→气道高反应性二气道高反应性(AHR)3.支气管激发试验可量化、评估11

哮喘发病机制1.神经支配系统:肾上腺素能神经、胆碱能神经、非肾上腺素能非胆碱能神经系统2.β-肾上腺素受体功能低下和迷走神经张力亢进有关三神经调节机制12

临床表现1.先兆症状:鼻痒、打喷嚏、流泪、干咳症状:2.发作表现(1)典型表现:发作性的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2)时间:②夜间、凌晨发作或加重是特征之一①数分钟内;持续数小时~数天(3)坐位、端坐呼吸(4)痰液:干咳、白色泡沫痰(5)缓解方式:平喘药物或自行缓解13

练习题哮喘急性发作时,患者需采取端坐卧位,该卧位属于A主动卧位B被动卧位C被迫卧位D稳定性卧位E不稳定性卧位答案:C14

临床表现典型体征:双肺广泛哮鸣音,呼气音延长2.非发作期可无异常体征:3.严重哮喘,哮鸣音弱或消失,称“沉默肺”、“寂静胸”4.心率增快、奇脉、胸腹反常运动15

临床表现②吸气时,肺血管扩张,使肺静脉回流入左心血量减少奇脉(吸停脉)(1)在有大量积液或心包缩窄患者(2)触诊桡动脉搏动(3)呈吸气性显著减弱或消失、呼气时复原的现象(4)是左心室搏出量减少所致原因①吸气时右心舒张受限,右心排入肺循环血量减少16

练习题支气管哮喘的主要临床表现是A吸气性呼吸困难伴三凹征B发作性呼吸困难伴窒息感C反复发作带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D反复发作带哮鸣音的混合性呼吸困难E呼吸困难伴哮鸣音答案:C17

练习题患者,男,16岁。因支气管哮喘发病入院,听诊可闻及A两肺满布湿罗音B两肺满布哮鸣音C一侧满布湿罗音D一侧满布哮鸣音E两肺底布满干湿啰音答案:B18

练习题患者,女,48岁。哮喘持续发作,呼吸36次/分,吸气时脉搏明显减弱,此时该患者的脉搏属于A奇脉B短拙脉C洪脉D交替脉E水冲脉答案:A19

临床表现以咳嗽为唯一症状的不典型哮喘称为咳嗽变异性哮喘2.以胸闷为唯一症状的不典型哮喘称为胸闷变异性哮喘特殊类型:3.部分青少年患者,其哮喘症状(胸闷、咳嗽、呼吸困难)在运动时出现,称为运动性哮喘20

并发症并发症1.气胸2.纵膈气肿3.肺不张慢性并发症急性并发症1.慢阻肺2.支气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