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针灸推拿科护理要点与实施规范.pptx
文件大小:9.3 MB
总页数:28 页
更新时间:2025-05-26
总字数:约3.15千字
文档摘要

针灸推拿科护理要点与实施规范

演讲人:XXX

日期:

1

2

3

常见病症护理方案

专科护理技术

护理基础理论

目录

4

5

6

专科发展路径

护理质量管理

风险防控措施

目录

01

护理基础理论

针灸推拿学科定位

针灸推拿是中医外治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针灸和推拿通过刺激体表穴位和经络,调节人体气血和脏腑功能,达到治疗疾病和保健养生的目的。

针灸推拿科的应用范围

针灸推拿科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

针灸推拿科主要适用于中风、偏瘫、面瘫、颈肩腰腿痛、月经不调、小儿腹泻等多种疾病的治疗和康复。

针灸推拿作为替代医学的一种,正在逐渐受到世界范围内的关注和认可,其疗效和安全性已经得到了大量临床实践的证明。

1

2

3

经络与穴位护理原理

经络学说的基本概念

经络与穴位在护理中的应用

穴位在经络中的作用

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是连接脏腑、组织、器官和肢体的网络系统,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五络脉等。

穴位是经络气血输注和聚集的地方,是针灸推拿治疗的主要刺激点,通过刺激穴位可以调节经络气血的运行,达到治疗疾病和保健养生的目的。

护士应掌握经络和穴位的基本知识,正确运用针灸、推拿、拔罐等中医护理技术,以达到预防疾病、延缓衰老、促进康复的效果。

整体观念

中医护理强调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治疗时要从整体出发,全面考虑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中医护理治疗原则

辨证施护

中医护理注重辨证施护,即根据患者不同的病情、体质和证候,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和技术,以达到最佳的护理效果。

预防为主

中医护理强调预防为主,注重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思想,通过调节生活方式、改善饮食习惯、加强锻炼等措施,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和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02

专科护理技术

针刺操作安全规范

针刺前准备

检查针具是否完好,确保针尖无钩、无锈、无松动;对针刺部位进行常规消毒。

01

针刺手法

采用适宜的针刺手法,如提插、捻转等,以患者感到酸、麻、胀、痛为度。

02

针刺后处理

拔出针具后,用消毒棉球按压针眼,避免出血;叮嘱患者保持针刺部位清洁干燥。

03

推拿手法分级应用

包括按、摩、推、拿等,适用于病情较轻、肌肉紧张度不高的患者。

初级手法

包括揉、滚、动等,适用于肌肉僵硬、疼痛较明显的患者。

中级手法

包括拨、弹、颤等,适用于深层肌肉或关节病变的患者。

高级手法

艾灸护理实施标准

艾灸前准备

艾灸后处理

艾灸过程中护理

评估患者体质和艾灸部位皮肤情况,选择合适的艾条和艾灸器;确保艾灸室内通风良好。

注意艾条燃烧情况,及时调整艾条与皮肤的距离,避免烫伤;观察患者反应,如有不适及时停止艾灸。

熄灭艾条,清理艾灸器具;叮嘱患者避免艾灸部位受凉,保持皮肤清洁。

03

常见病症护理方案

颈腰椎病护理流程

观察患者疼痛部位、性质、程度,评估病情;遵医嘱给予止痛药或外敷中药;保持床铺平整、干燥,避免患者长时间卧床导致压疮。

常规护理

01

指导患者进行颈腰部肌肉锻炼,如小燕飞、五点支撑等,增强肌肉力量和稳定性,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功能锻炼

03

为患者提供针灸、推拿、拔罐、牵引等理疗服务,缓解肌肉紧张、疼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理疗护理

02

协助患者翻身、大小便等生活自理,避免腰部过度用力;指导患者正确坐姿、站姿,减少颈腰椎负担。

生活护理

04

面瘫康复分期干预

急性期护理

观察患者面部表情变化,评估面瘫程度;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如激素、抗病毒药物等;注意眼部护理,预防结膜炎。

恢复期护理

后遗症期护理

加强面部肌肉功能锻炼,如鼓腮、吹口哨等,促进面部肌肉恢复;注意面部保暖,避免受凉;遵医嘱进行理疗,如针灸、艾灸等。

对于遗留的面瘫后遗症,如口角歪斜、眼睑闭合不全等,继续进行功能锻炼和理疗;注意患者心理变化,给予心理疏导和支持。

1

2

3

关节疾病功能训练

被动运动

对于关节活动受限的患者,进行被动运动,如关节屈伸、旋转等,预防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

01

主动运动

鼓励患者进行主动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增强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运动方案。

02

局部理疗

为关节疼痛、肿胀的患者提供局部理疗,如热敷、冷敷、超声波等,缓解疼痛和肌肉痉挛。

03

健康教育

对患者进行关节保护知识的教育,如避免过度使用关节、注意关节保暖等;指导患者进行自我按摩和关节保健操。

04

04

风险防控措施

针刺意外预防策略

针刺前评估

针具消毒

针刺部位选择

针刺手法熟练

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身体状况评估,包括体质、病情、心理状态等,以确定是否适合针刺。

根据病症和针灸原理,选择适当的针刺部位,避开血管、神经、脏器等重要结构。

使用一次性无菌针灸针或经过严格消毒的针具,防止交叉感染。

操作者应熟练掌握针刺手法,减轻患者疼痛,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