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考试模拟题
一、单选题(共95题,每题1分,共95分)
1.流行病学研究的对象是()
A、患者
B、非患者
C、病原携带者
D、人群
E、个体
正确答案:D
2.传播途径是指()
A、病原体与机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
B、传染病在人群群体或个体间的传播
C、病原体由母体到后代的传播
D、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的过程
E、病原体更换宿主在外环境所经历的途径
正确答案:E
3.人群健康策略强调的是16
A、特定疾病的临床病因
B、关注全体人群的健康
C、高危个体的危险因素
D、除患者以外的人群的健康
E、重点人群的健康影响因素
正确答案:B
4.以下属于预警行为的是()
A、适量运动
B、饭前便后洗手
C、吸毒
D、吸烟
E、开车系安全带
正确答案:E
5.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甲类传染病是指
A、鼠疫、霍乱、艾滋病
B、鼠疫、霍乱、艾滋病、伤寒或副伤寒
C、鼠疫、霍乱
D、鼠疫、艾滋病
E、鼠疫、霍乱、伤寒、副伤寒
正确答案:C
6.属于第二级预防措施的是()
A、病后康复
B、接种疫苗
C、疾病筛查
D、健康促进
E、遗传咨询
正确答案:C
7.印度博帕尔事件的主要污染物()
A、131I、103Ru、137Gs等核裂变产物
B、异氢酸甲酯
C、SO2和可吸入尘
D、硫化氢
E、SO2
正确答案:B
8.确定食物中毒的可疑食物主要是根据
A、病人的潜伏期特有的中毒症状
B、发病者的呕吐物和排泻物
C、发病者的临床症状
D、在同一场所同一时间未发病者未进食的食物
E、潜伏期最短者
正确答案:B
9.SOAP格式中O是指()
A、就诊者的主观资料
B、就诊者的客观资料
C、健康问题的评估
D、健康问题的处置计划
E、健康问题的治疗
正确答案:B
10.抽样的目的是
A、研究样本统计量
B、由样本统计量推断总体参数
C、研究总体统计量
D、研究典型案例研究误差
正确答案:B
11.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服务对象是()
A、辖区内35岁及以上糖尿病患者
B、户籍区内35岁及以上糖尿病患者
C、辖区内2型糖尿病患者
D、户籍区内2型糖尿病患者
E、辖区内35岁及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
正确答案:E
12.以含有抗体的血清或制剂接种人体,使人体立即获得现成抗体的免疫方法称为
A、人工主动免疫
B、酶联免疫
C、人工被动免疫
D、主动被动免疫
正确答案:C
13.“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每天摄入各种各样的奶制品,相当于液体奶
A、200g
B、100g
C、300g
D、400g
E、500g
正确答案:C
14.关于大气二次污染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光化学烟雾是二次污染物
B、经化学或光化学作用生成
C、与一次污染物的化学性质不同的新污染物
D、沉降的污染物因刮风再次进入大气是二次污染物
E、毒性往往比一次污染物更大
正确答案:D
15.计算患病率时,其分子是
A、某期间内的新病例数
B、某期间内的旧病例数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否
正确答案:C
16.孕妇感染了风瘆病毒后导致胎儿畸形。这种传播方式是()
A、垂直传播
B、产时传播
C、水平传播
D、上行性传播
E、医源性传播
正确答案:A
17.描述疾病分布的最主要的目的是
A、计算有关测量指标
B、评价预防效果
C、阐明流行病规律,并探索影响因素
D、发现新病种
E、研究病因
正确答案:C
18.若某种有毒物质近似正态分布,确定95%医学参考值范围时,就按式来计算
A、X-1.64s
B、X±1.96s
C、X-2.33s
D、X+2.33s
E、X+1.64s
正确答案:E
19.属于疫苗效果评价指标的是()
A、接种率
B、N苗覆盖率
C、冷链设备完好率
D、建卡率
E、疫苗保护率
正确答案:E
20.致病行为模式是指
A、恐病、瞒病行为
B、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对健康有害的行为习惯
C、对健康有危害的个人偏好行为
D、直接危害自身并严重影响正常社会秩序的行为
E、导致特异性疾病发生的行为模式
正确答案:E
21.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主要是
A、描述性研究
B、实验性研究
C、数理法
D、分析性研究
E、以上均是
正确答案:E
22.临床预防服务的对象是
A、健康者
B、健康者和患者
C、患者
D、病人和无症状“患者”
E、健康者和无症状“患者”
正确答案:E
23.医院感染按病原体的来源分为()
A、外源性感染(交叉感染)
B、内源性感染(自身感染)
C、均是
D、均不是
正确答案:C
24.描述一组近似正态分布资料的离散趋势,最好采用()
A、极差
B、四分位数间距
C、变异系数
D、全距
E、标准差
正确答案:E
25.生物自净作用是()
A、环境污染物通过稀释、扩散、挥发等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