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预防传染病教案
汇报人:文小库
2025-05-12
目录
01教学目标设置
02传染病基本认知
03个人预防措施
04校园防控管理
05家校协同机制
06应急处理预案
PART01
教学目标设置
基础卫生知识认知
传染病定义与分类
了解传染病的定义、传播途径以及常见
传染病的类型。
病症识别与报告
学会识别常见传染病的症状,并知道如
何向家长和老师报告。
卫生习惯重要性
认识个人卫生在预防传染病中的重要性,
了解不良卫生习惯的危害。
日常防护技能培养
洗手技巧与方法戴口罩的正确方式避免接触感染源
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包括了解口罩的防护作用,学会学会如何避免与传染病患者
使用肥皂、流动水清洗等步正确佩戴和脱卸口罩。接触,以及如何处理可能受
骤。污染的物品。
健康行为习惯引导
健康饮食与运动规律作息与充足睡眠积极心态与社交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和适量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学会
运动的习惯,增强身体抵抗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健与他人友好相处,减少心理
力。康。压力。
010203
PART02
传染病基本认知
传染病定义与分类
01传染病定义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能在
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疾病。
02传染病分类
传染病可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其中甲类传染病包括鼠疫、
霍乱等,乙类传染病包括病毒性肝炎、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
等,丙类传染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等。
常见传播途径解析
空气传播
某些传染病病原体可存在于空气中,通过呼吸道进入人
体,如流感、肺结核等。
水和食物传播
病原体可通过污染的水和食物进入人体,如霍乱、伤寒、
病毒性肝炎等。
接触传播
包括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传播,如皮肤接触、性接触或
使用公共物品等,可引起性病、皮肤病等传染病。
媒介传播
通过蚊子、苍蝇、蟑螂等昆虫叮咬或老鼠等动物接触传
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