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冬季传染病预防教育(中小学).pptx
文件大小:3.33 MB
总页数:27 页
更新时间:2025-05-26
总字数:约2.79千字
文档摘要

冬季传染病预防教育(中小学)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CONTENTS

01

冬季常见传染病类型

02

疾病传播途径解析

03

个人预防措施

04

校园防控重点

05

家校协作策略

06

应急处置流程

01

冬季常见传染病类型

发热

通常突然发热,体温可高达39-40℃,持续3-5天。

01

呼吸道症状

咳嗽、喉咙痛、鼻塞、流涕等,严重时可出现呼吸困难。

02

全身症状

头痛、全身酸痛、乏力、食欲不振等。

03

并发症

可引起肺炎、心肌炎、中耳炎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

04

流行性感冒特征与症状

水痘与诺如病毒传播特点

水痘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通过直接接触水痘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传播。

水痘传播途径

发热、皮疹、疱疹等,皮疹呈向心性分布,先出现于躯干和头部,后波及面部和四肢。

诺如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如摄入被病毒污染的食物、水或直接接触病毒污染的物体表面等。

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部分病例可伴有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

水痘症状

诺如病毒传播途径

诺如病毒症状

易感人群

婴幼儿、老年人、免疫力低下者及患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群较易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

感染途径

呼吸道合胞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及物品传播。

症状表现

发热、鼻塞、流涕、咳嗽、咽痛等,严重时可出现呼吸困难、憋喘、发绀等症状。

预防措施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勤洗手、避免与呼吸道感染患者密切接触等。

呼吸道合胞病毒易感群体

02

疾病传播途径解析

飞沫传播防控要点

在公共场所或接触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时,佩戴医用口罩可有效阻挡飞沫传播。

戴口罩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住口鼻,防止飞沫飞溅。

咳嗽礼仪

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保持至少1米的社交距离。

保持社交距离

接触传播阻断方法

物品消毒

对于经常接触的物品,如手机、钥匙、文具等,要定期进行消毒处理。

03

尽量减少触摸公共场所的物品,如门把手、电梯按钮等。

02

避免触摸公共物品

勤洗手

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或使用含酒精的手消毒剂,杀灭手部病菌。

01

粪口传播卫生管理

饮食卫生

注意食品卫生,不吃生冷食物,水果要洗净削皮,防止病从口入。

01

饮水安全

饮用开水或瓶装水,不直接饮用生水或未经处理的水。

02

个人卫生习惯

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使用个人专用的餐具和杯具。

03

03

个人预防措施

科学洗手步骤与频率

湿润双手并涂抹肥皂

用流动的水将双手湿润,然后涂抹适量的肥皂。

02

04

03

01

冲洗双手并擦干

用流动的水冲洗干净双手,然后用干净的毛巾或纸巾擦干。

揉搓双手并清洁每个部位

确保手心、手背、指缝、指尖和手腕都揉搓到,并持续20秒以上。

定期洗手

在吃饭前后、上厕所后、接触动物或垃圾后等情况下都要及时洗手。

口罩选择与正确佩戴

根据空气污染程度和个人需求选择适合的口罩,如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

选择合适的口罩

确保口罩遮盖住口鼻,并与脸部紧密贴合,避免漏气。

当口罩变湿、变脏或呼吸困难时,应及时更换新的口罩。

将用过的口罩放在塑料袋中密封,然后丢入垃圾桶,避免污染环境。

佩戴方法正确

及时更换口罩

存放和处理口罩

增强免疫力生活习惯

规律作息

适度运动

均衡饮食

避免接触感染源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有助于身体恢复和免疫力提高。

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瘦肉、鱼、蔬菜和水果等。

加强锻炼,增强身体素质和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尽量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避免与病人接触,减少感染的机会。

04

校园防控重点

教室通风与消毒规范

教室通风

保持教室空气流通,每天至少开窗通风2-3次,每次20-30分钟。

01

教室消毒

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消毒剂对教室进行定期消毒,特别是在传染病高发季节。

02

桌面消毒

学生个人应每天清洁自己的桌面,用消毒湿巾或酒精棉球擦拭桌面和文具。

03

教室卫生

保持教室卫生整洁,每天清扫教室,及时清理垃圾和污物。

04

体温监测

每天对学生进行体温监测,及时发现体温异常者,并采取相应措施。

健康状况报告

建立学生健康状况报告制度,学生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应及时向学校报告。

隔离措施

对有传染病症状的学生及时采取隔离措施,避免病毒传播。

健康教育

加强学生的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对传染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学生健康监测机制

集体活动防护预案

学校组织集体活动时应提前审批,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和安全预案。

活动前应对活动场所进行卫生清洁和消毒,确保场所卫生整洁。

集体活动时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手套等。

制定传染病应急处理预案,一旦发生传染病疫情,能够迅速采取应对措施,控制疫情扩散。

活动审批

活动场所卫生

防护措施

应急处理

05

家校协作策略

家庭环境卫生要求

个人卫生习惯培养

教育孩子勤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