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中兽医临床防治试题库及答案(附解析)
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
1.心悸眩晕,胸脘痞满,形寒肢冷,小便短少,或下肢浮肿,渴不欲饮,恶心吐涎,苔白滑,脉弦滑,此证最合适的是()。
A、巴戟散
B、理中汤
C、四逆汤
D、苓桂术甘汤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水饮凌心型心悸,宜用苓桂术甘汤
2.表寒里热造成的喘证适合用()。
A、补肺汤
B、参苓白术散
C、百合固金丸
D、麻杏石甘汤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表寒里热造成的喘证治疗应采用解表清里之法。麻杏石甘汤有辛凉宣泄,清肺平喘之功效,适用于表寒里热证。补肺汤主要用于补肺益气;参苓白术散主要用于健脾益肺;百合固金丸主要用于滋养肺肾。所以答案选D。
3.时溏时泻,水谷不化,稍进油腻,便次增多的泄泻是()。
A、脾胃虚弱
B、肾阳虚衰
C、食滞肠胃
D、肝气乘脾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脾胃虚弱,运化无权,水谷不化,清浊不分,故时溏时泻,迁延反复,食少,食后脘闷不舒,稍进油腻食物,则大便次数明显增加。食滞肠胃多表现为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等;肝气乘脾多有胸胁胀闷,嗳气食少,每因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之时即发生腹痛泄泻;肾阳虚衰多为黎明前脐腹作痛,肠鸣即泻,完谷不化等表现。
4.突出“内风”立论,主要是从()开始的。
A、晋唐
B、明清
C、金元
D、秦汉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金元时期,刘河间提出“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能生火”,强调火热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性,为后世“内风”立论奠定了基础,突出了“内风”立论主要从金元开始。
5.郁证总的治则是()。
A、健胃消食
B、祛湿化痰
C、疏通气机
D、活血化瘀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郁证的发生主要是因情志失调,导致气机郁滞,脏腑功能失调。因此疏通气机是郁证总的治则。祛湿化痰适用于痰湿相关病症;活血化瘀针对瘀血证;健胃消食用于脾胃食积等情况,均不符合郁证的主要病机及治则。
6.提出“调气则后重自除,行血则便脓自愈”治疗思路的医家是()。
A、叶天士
B、张景岳
C、张元素
D、刘河间
正确答案:D
7.出血的同时,见有气短、倦怠、乏力,目眦唇舌淡白,脉软弱细微,对应的病证是()
A、气不摄血
B、气虚两虚
C、肝血虚
D、心气虚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气不摄血证是指气虚不能统摄血液而致出血所表现的证候。气短、倦怠、乏力为气虚之象,目眦唇舌淡白,脉软弱细微为血虚之象,同时伴有出血症状,符合气不摄血的表现。心气虚主要表现为心悸、胸闷等;肝血虚主要表现为眩晕、视力减退等;气血两虚是既有气虚又有血虚的症状,但题干重点突出气不摄血导致出血这一特点,故答案为气不摄血。
8.淋证的病机主要是()。
A、痰湿阻滞
B、肾虚火旺
C、寒湿困脾
D、湿热蕴结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淋证的基本病机为湿热蕴结下焦,肾与膀胱气化不利。其病位主要在膀胱与肾。当湿热等邪气蕴结膀胱,或久病脏腑功能失调,均可引起肾与膀胱气化不利,而致淋证。寒湿困脾主要影响脾的运化功能,与淋证病机无关;痰湿阻滞多导致气机不畅等其他病变,与淋证病机不符;肾虚火旺可出现一些虚热症状,但不是淋证的主要病机。所以淋证的病机主要是湿热蕴结。
9.发病急骤,痢下鲜紫脓血,腹痛剧烈,里急后重较湿热痢为甚,或壮热口渴,头痛烦躁,甚则神昏痉厥,舌红绛,苔黄燥,脉滑数,针对此证最合适的方剂是()。
A、白头翁汤
B、白虎汤
C、大承气汤
D、芍药汤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疫毒痢疾,用白头翁汤
10.肺气郁痹造成的喘证适合用()。
A、补肺汤
B、五磨饮子
C、麻杏石甘汤
D、麻黄汤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肺气郁痹证的喘证治疗应开郁降气平喘,五磨饮子有顺气降逆、解郁散结的作用,适用于肺气郁痹之喘证;麻杏石甘汤用于表寒肺热证;麻黄汤用于风寒壅肺证;补肺汤用于肺气虚耗证。
11.记载用海藻、昆布治疗瘿病,这些疗法比欧洲早一千多年的古籍是()
A、《黄帝内经》
B、《神农本草经》
C、《伤寒杂病论》
D、《肘后备急方》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晋朝葛洪的肘后备急方
12.大便艰涩,排出困难,小便清长,四肢不温,喜热怕冷,腹中冷痛,或腰脊酸冷,舌淡苔白,脉沉迟,针对此证哪个方剂最合适()。
A、大承气汤
B、黄芪汤
C、济川煎
D、润肠丸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属冷便秘,故用济川煎
13.小便短赤带血,头晕耳鸣,神疲,潮热,腰膝酸软,舌红,脉细数,针对此证最适合的方剂是()。
A、六味地黄丸
B、知柏地黄丸
C、杞菊地黄丸
D、麦味地黄丸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小便短赤带血,头晕耳鸣,神疲,潮热,腰膝酸软,舌红,脉细数,此为阴虚火旺之尿血证。知柏地黄丸具有滋阴降火的功效,适用于阴虚火旺所致的各种症状,与本题证型相符。六味地黄丸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