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药理学模拟试题含参考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
1.大肠便秘的早、中期,一般首选哪种泻药:
A、神经性泻药
B、油类泻药
C、刺激性泻药
D、盐类泻药
正确答案:D
2.氯化铵具有:
A、降压作用
B、降体温作用
C、祛痰作用
D、退热作用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氯化铵可刺激胃黏膜,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腺体分泌增加,使痰液稀释,从而起到祛痰作用。
3.强心苷减慢心率后对心脏的有利点表达错误的是:
A、心排血量增多及回心血量增加
B、心肌缺氧改善及使心肌有较好的休息
C、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多
D、心肌氧耗量增加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强心苷减慢心率后,心排血量增多及回心血量增加,心肌缺氧改善使心肌有较好休息,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多,这些都是有利的。而减慢心率会使心肌氧耗量减少,而不是增加,所以选项D表达错误。
4.下列药物中不属于氨基糖苷类药物的是:
A、新霉素
B、土霉素
C、庆大霉素
D、卡那霉素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土霉素属于四环素类抗生素,不属于氨基糖苷类药物。庆大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均为氨基糖苷类药物。
5.林可霉素的抗菌机理是
A、与PBPs结合,抑制敏感菌细胞壁合成
B、增加细菌细胞膜通透性
C、与50S亚基结合,抑制敏感菌蛋白质合成
D、抑制DNA回旋酶,干扰DNA复制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林可霉素能与细菌核糖体50S亚基结合,从而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发挥抗菌作用。
6.阿托品在正常剂量下的作用机制是
A、抑制胆碱酯酶
B、阻断M受体
C、兴奋M受体
D、复活胆碱酯酶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阿托品为抗胆碱药,能竞争性拮抗乙酰胆碱或胆碱受体激动药对M胆碱受体的激动作用,从而阻断M受体发挥作用。在正常剂量下主要是阻断M受体,产生相应的药理效应。它并不抑制胆碱酯酶,也不能复活胆碱酯酶,更不是兴奋M受体。
7.药时曲线中的潜伏期是指
A、给药后出现药效前的一段时间
B、药物维持有效浓度的时间
C、药物已降到有效浓度以下的时间
D、药物产生毒性的一段时间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潜伏期是指给药后到出现药效前的一段时间。药物进入机体后,要经过吸收、分布等过程才开始发挥作用,这段时间就是潜伏期。B选项药物维持有效浓度的时间不是潜伏期;C选项药物已降到有效浓度以下的时间与潜伏期无关;D选项药物产生毒性的一段时间也不是潜伏期的定义。
8.排除肠内毒物可选用:
A、蓖麻油
B、大黄
C、液体石蜡
D、硫酸钠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硫酸钠是一种盐类泻药,口服后在肠道内不易被吸收,使肠内渗透压升高,阻止肠道水分吸收,同时扩张肠道,促进肠道蠕动,从而促使肠内毒物排出。
9.以下属于有机磷类抗寄生虫药的是
A、伊维菌素
B、哌嗪
C、左咪唑
D、哈罗松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哈罗松属于有机磷类抗寄生虫药;伊维菌素是阿维菌素类抗寄生虫药;哌嗪是抗线虫药;左咪唑是四咪唑类抗寄生虫药。
10.关于有机磷类抗寄生虫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驱虫的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虫体内的胆碱酯酶,造成乙酰胆碱的大量堆积
B、对禽类较为安全
C、主要用作驱杀体表寄生虫,对体内寄生虫无效
D、敌百虫性质不稳定,应当用碳酸氢钠水溶液现用现配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驱虫的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虫体内的胆碱酯酶,造成乙酰胆碱的大量堆积,使虫体肌肉痉挛性麻痹,从而发挥驱虫作用。选项B错误,有机磷类抗寄生虫药对禽类毒性较大,不安全。选项C错误,有机磷类抗寄生虫药对体内外寄生虫都有一定作用。选项D错误,敌百虫在碱性环境下会转化为敌敌畏,毒性增强,不能用碳酸氢钠水溶液现用现配。
11.表面活性剂的杀菌机制是:
A、降低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
B、干扰细菌叶酸代谢
C、增加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
D、影响细菌细胞膜的合成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表面活性剂可增加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使细胞内容物外漏,从而导致细菌死亡。
12.下列关于首过效应描述错误的是
A、不同药物首过效应强度不同
B、强首过效应药物使生物利用度明显升高
C、强首过效应药物治疗全身疾病不宜内服
D、在肝、胃肠道和微生物作用下发生首次代谢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首过效应是指在肝、胃肠道和微生物作用下发生首次代谢,不同药物首过效应强度不同,强首过效应药物使生物利用度明显降低而非升高,这类药物治疗全身疾病不宜内服。
13.应用解热镇痛药使发热动物体温降至正常,这种治疗方式属于
A、直接治疗
B、间接治疗
C、对因治疗
D、对症治疗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解热镇痛药使发热动物体温降至正常,只是缓解了发热这一症状,属于对症治疗,而不是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所以不属于对因治疗。直接治疗表述不准确,间接治疗也不符合该治疗方式的特点。
14.地西泮属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