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普通心理学(第2版)课件 第十一章 能力.pptx
文件大小:3.67 MB
总页数:51 页
更新时间:2025-05-26
总字数:约5.26千字
文档摘要

第十一章能力;引子:智力就是学习的能力。

——伯金汉(B.K.Buckinghan);案例:

小娜娜14个月时就能写自己的名字,2岁时会自己阅读,5岁时开始阅读百科全书,10岁时她轻而易举地在12个小时内学完了整个高中的代数课程。而小亮亮10岁时才能写自己的名字和阿拉伯数字,但在做加减法题目时仍有困难,而且不会做乘法。他在学校两次留级,但仍不能完成那些8岁的同班同学认为容易的作业。在学校,娜娜常常被老师和同学称为天才,而亮亮则被大家讥笑为学习困难者,无疑,他们的智力存在差异。;很明显,安娜很有学习能力,而亮亮的学习能力明显不足,但我们怎么才能知道亮亮不是因为懒惰而学习落后呢?在本章中,我们将首先讨论能力的定义,并讨论智力的概念和几种重要的智力理论,最后介绍几种著名的智力的测验。;第一节

能力概述;一.什么是能力

能力是指与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

能力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是影响活动效果的最基本因素。

能力高的人之所以会取得较好的活动效果,是因为他的综合心理特征与活动的要求相符合。;二.能力是一种与知识和技能不同的心理行为系统

能力作为符合活动要求并影响活动效果的个性心理特征的综合,它是在个体中固定下来的概括的心理行为系统、与知识、技能既有联系又相区别。

技能是由于练习而巩固了的行为方式,能力不是行为方式巩固的结果,而是借以调节行为的心理过程巩固的结果。

知识是头脑中的经验系统。

能力与知识、技能是相互联系、互相转化的。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必要的前提。;三.能力的类型

能力可以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按能力的倾向:一般能力、特殊能力

按创造性程度:再造能力、创造能力

按能力的功能:认知能力、社交能力;第二节

智力和智力理论;一.什么是智力

智力是能力的一种重要的、甚至核心的表现形式,也称智能。对智力概念的讨论,可以追溯到我国古代和古希腊二千多年前,科学智力研究也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但至今心理学界对智力定义仍然没有一个一致的说法。;在我国古籍中,早有对智力的论述,如“知有所合谓之智”、“言智必及事”、“能处事物为智”等,这些都是对智力直观、素朴的论述。大体上相当于能力定义中“能顺利地完成活动任务”的意思。

1921年美国《教育心理学杂志》曾邀请13位专家对“智力”下定义,结果每个人下的定义均不相同。

20世纪80年代,著名心理学家斯腾伯格在《什么是智力?》一书的写作过程中,曾邀请140名当代研究智力的专家给智力下定义,结果他们下了55个不同的定义。可见,心理学界对智力究竟是什么还将继续进行不断的探索。;西方心理学对智力的解释

(一)智力是抽象思维的能力

(二)智力是学习的能力

(三)智力是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四)智力就是智力测验所测的能力

(五)智力是综合的认知能力;二.智力理论

对智力定义的看法不同,会直接导致对智力因素构成的不同认定,而智力究竟由那些心理因素构成,它们呈什么样的结构组合,历来是智力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争论焦点,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看法。从大的分类上看,有因素理论和结构理论之争,从小的分类上看,无论是因素数量分类,亦或是结构内容,都显示出很大的差异,因而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智力理论。;1.斯皮尔曼的智力二因素理论

人的能力是由两个因素组成的,一个是一般因素(generalfactor),简称g因素,这是所有智力活动的基础。

另一个是特殊因素(specificfactor),简称s因素,是人们在少数活动中显示出来的能力,如运动能力、音乐能力、绘画能力等,是一个人在某方面表现出的异于他人的能力。;2.桑代克的智力三因素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是第一个从多因素角度解释智力的学者。人有的三种智力:

(1)社会智力,即处理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的能力;

(2)具体智力,即一个人处理事物的能力;

(3)抽象智力,包括心智力力,特别是处理语言和数学符号的能力。;3.卡特尔的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理论

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理论是由英国心理学家卡特尔(RaymondBernardCattell)等人提出了一种与前述理论迥然不同的智力理论。卡特尔认为,智力是由两种因素构成的,一种叫做流体智力,另一种叫做晶体智力。;4.斯滕伯格的智力三元理论

斯滕伯格认为,智力包括成分、经验和情境三大元素,它们分别代表了智力操作的不同方面。因此也被称为智力三元理论。;1.成分智力

成分智力是指个人在问题情境中运用知识分析资料,通过思维、判断推理以达到问题解决的能力。

它包含有三种机能成分。一是元成分,指人们决定智力问题性质、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以及分配资源的过程。二是执行成分,是